如何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
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部門利益、社會利益,關系確實是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必須面對,認真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管理中一個非常復雜難題。
一個社會能不能獲得快速發展,看似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但從根本來說,卻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社會群體的利益能不能在社會生產關系中得到認可和體現,中國歷史上的每次變革無不反映了這一點。一個企業也是這樣,能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企業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確實關系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關系都企業能不能獲得長遠發展。
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這既是推動個人、部門、社會前進的動力,也是阻礙個人、部門、社會發展的阻力。因為個人、部門、社會三者的利益在很多情況下是是矛盾的。比如個人的短期利益與企業的長遠利益很多時候是矛盾的,個人收入多了,可能企業用于發展資金少了;比如企業的局部利益在很多情況下與社會的整體利益是矛盾的,國家的稅收提高了,企業的負擔卻加重了。
我們不能期望于每個人都象雷鋒那樣,具有無私奉獻精神,一輩子幫助別人不圖回報。我們大多數的人畢竟都是凡人,我們都有一顆“為己”的心,其實一個社會發展的假設是不能建立在“高尚的精神情操、偉大的革命熱情”等美麗的詞藻基礎上的,缺乏厚實的經濟基礎,這些高尚的精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是肥皂泡。我們應該樹立“為己不是自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損害別人的利益才叫自私”的新觀念。把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發展的假設建立在“若為己,先為人”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一個企業、一個社會制度的制定才更符合大多數人的人性,以人為本才能落到實處。
我一直認為,在一個組織內部,良好的關系不是處理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在一個組織中,人的行為非常復雜:很多人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排除異己;為了小部分人的利益,山頭林立,這是一些組織內部非常普遍的現象。以致于“明哲保身”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座右銘。只求保住自己,不求進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當我們對這些現象深惡痛絕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對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進行一個系統的反思,一個人犯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個人道德修養問題,如果許多人都犯同樣的錯誤,肯定是企業的制度,社會的運營機制出了問題。因為制度具有導向性,有什么樣的制度就有什么樣的人際關系、利益關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證體系是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部門利益、社會利益,正確處理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前提。沒有制度的保障,任何良好關系的保持都是暫時的,不是持久的。這樣的制度一定要保證個人利益與部門利益、社會利益之間良性的互動,保證企業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和諧統一。沒有這樣的制度,企業長久的發展是很難想象的,社會長期的穩定、繁榮也是很難想象的。
制度不是萬能的,制度具有滯后性。很多時候都是出現了問題,人們才去設計各種制度來解決問題,而對于一些具有前瞻性問題、隨機性問題的處理,制度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那些期望設計各種制度來解決企業、社會所有問題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得不償失的。而解決這些問題,很多時候靠個人的道德修養、企業的文化理念和社會的公共道德等。{page_break}
人和其它動物的主要區別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人是有追求的,人是有精神的。
作為一個人,也是應該有點精神追求者的,否則我們有什么資格配作萬物之靈。其實推動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卓越的根本動力不是錢,而是精神追求。世界上那些知名品牌的發展歷史無不證明這一點,世界上那些經濟強國的發展史也無不證明這一點。
同樣,推動中國優秀企業家不斷超越自我的動力也不是錢,而是他們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那些經過市場磨礪、大浪淘沙依然在市場上叱咤風云的企業家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作為凡塵俗子,我們大多數人不能同企業家這些時代的英雄相提并論,但只要我們作為“人”在社會上存在,都不可回避地要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處世原則。對于許多人來說,這是個痛苦的過程,是一個內心不斷受到煎熬歷練后,又回歸人性本然的過程。對此,我非常欣賞大思想家蕭伯納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一些基本的生存條件得不到滿足,但接下來更大的痛苦是這些基本條件是如此容易得到滿足。”
一個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徜且如此,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企業的價值理念更是一個痛苦的決擇過程。那些看似口號式的文字,不是粉飾門面的教條,而是企業家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后,發自內心的呼喚,沒有這樣的呼喚,一個企業不可能卓越,因為它真正反應了人性中那些真、善、美的東西,只有這些東西才是驅動人們進步的根本動力。
那些沒有理念的企業,就沒有靈魂,就如同行尸走肉。你是不可能奢望一個沒有靈魂的員工、企業會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部門利益與社會利益,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關系的。因為如果大家形不成共同的理念和目標,企業所有的行為就失去評判的尺度和標準,也就無所謂什么短期利益還是長期利益,只要現在對自己有利就干,沒利就算。位高權重責任輕、小山頭林立的現象在企業內部就會盛行。企業也就失去最基本的公正,這時候再好的制度也難以得到執行,只能作為歷史資料束之高閣了。再談什么凝聚力、戰斗力都會顯得多余而可笑。因此打造共同的企業理念、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的確是處理企業各種矛盾、關系,解決企業持續、健康、長遠發展重要的一環,是任何力求卓越的企業不可逾越、必須認真對待、用心解決的問題。
可以這樣說,對于一家渴望成為百年老店的企業來說,確立正確的企業理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必需的,但二者都要立足于人性,服從于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個目標,用正確的理念塑造人,用公正的激勵制度保證員工利益得到實現,讓人性的優點得到舒展與發揮。做到這些,企業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員工樹立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部門利益與社會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態度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