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內部潛規則
中國零售業以傳統百貨商場為例,大多采用聯營、引入品牌入駐及收取各種“進場費”的經營模式,依靠銷售返點、延長賬期、收取“進場費”為主要利潤來源,造成價格虛高。
目前的百貨商場普遍存在較高的扣率、漫長的賬期、促銷成本的轉嫁以及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等問題。這一點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尤其是在北方,百貨商場供應商與商場內部潛規則極為嚴重。從商場招商到品牌調整、裝修承包、扣點利率、回點率等等,這些環節無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內部潛規則。
零售產品從廠家生產到進入商場這一過程中,還經歷了多環節的層層代理(常見的流程為:生成廠家-總代理-區域代理-經銷商-商場),這一系列問題直接導致了消費者所面對的商品最終零售價畸高。以服裝為例,很多服裝供應商曾經表示:服裝在商場賣價高并不是他們的本意,是商場收取的各類費用,逼著企業加價賣服裝。
每逢大節日,商場都會推出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最終會轉嫁給供貨商。扣除場租、考核費、稅金等后,商場每賣出100元,供貨商能得65元也算不錯了。而且現在,原料成本、店鋪人員工資等都在逐年提高,只能提高服裝價格。
國外的百貨商場是何種經營模式?西方零售業則采取自有品牌策略――零售業與制造業的復合、商業品牌與商品品牌的疊加,從設計、制造到銷售垂直一體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使得渠道優化,從而消費者能購得物美價廉的商品。
國外很多百貨店都擁有自己的商品品牌,美國西爾斯百貨70%的商品為自有品牌,這已成為其成功的核心。擁有自有品牌不但能夠保持各地門店品牌的一致性,而且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同時也解決了商品品牌選擇受制于供應商渠道的問題。
對于傳統的百貨零售業,轉型不一定要依靠互聯網。先來看看他,2015年Inditex集團老板Amancio Ortega憑借798億美元資產超越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同樣是服裝行業的 日本的優衣庫老板,迅銷集團董事長柳井正在2015年全世界排名第41位,時隔兩年再度成為日本首富。
舉證這2個品牌的例子他們共同的特點的就是沒有多大程度的依靠互聯網,反而是憑借著自己自主研發、高質量低價格的衣服獲得非常大的銷售量。
在2016年底,馬云說:未來的三十年,將會有新零售代替所謂的傳統銷售模式。不管是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都必須要遵循基本發展規律,核心競爭力是重中之重。傳統的銷售行業不要盲從的跟風,認為只有“統行業+互聯網”,在筆者看來,傳統企業轉型的根本在于技術變革,掌握自主核心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