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全線低迷 利潤一直在下降
當前的服裝市場,困境與機會并存,癢與痛同在。發現并解決尖銳的問題,客觀冷靜面對目前的行業現狀,尋找突破,走出困境,需要我們具備睿智的眼光、戰略的思考、傳統的突破、理念的升級。一個經濟年度,至今時間已經過去四分之三,這個行業的表現看來注定不再會有大戲上演。未來的2017年,既然已經有了這種鋪墊,想要重新搭臺唱一出繁榮的戲,同樣并不樂觀。
因為服裝行業明顯已經到了一個彷徨焦慮的十字路口,需要質變型的突破,期待快速的綜合轉型。然而在這個科技、文化、經濟全方位面臨復雜轉型的時代,一個產業期待的安全轉型,顯然不么輕松。
面對目前服裝行業的處境,很多人一定會不假思索的說服裝行業的寒冬期來了,這是經濟大環境、經濟大環境、互聯網商業沖擊造成的。但是,我要說的是,行業轉型、企業轉型、商業模式轉型、市場營銷體系轉型,莫過于思想轉型、理念轉型最迫切!我們的很多企業家和管理者,在全球商業模式集體轉型大背景下,在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文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謀求發展,仍舊沒能突破傳統思維桎梏與經驗軌跡。
機會主義和功利主義是很多中國企業的“基因”,這種“基因”不改變,轉型很難。
推進轉型升級, 首先企業家和管理者的頭腦應該實現轉型升級,以現代化企業建設為明確主線、以品牌價值塑造為目標,以綠色生態人文為現實路徑,以信息化數據化建設為重要手段,樹立企業家和企業、品牌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產品研發的市場導向能力,產品營銷和市場營銷的時代感、專業性,全面提升技術、產品和管理服務的水平。
上半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283.5億元,同比增長23.9%,約占整個零售額的20%,各類服裝銷量14201萬件,同比增長22.9%。衣著類商品價格指數持續下跌。
這里有兩個現象值得玩味:
(1)、在整個服裝銷售市場低迷的普遍情況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的增長速度超過同期整體銷售、零售額的增長速度,有點逆勢增長的味道;
(2)、整體服裝銷售市場服裝衣著類商品價格指數持續下跌。廠家和商場門店頻繁靠打折、促銷“打雞血”。
這種情況說明,在內地,首先是服裝行業缺乏有價值的品牌,其次,就是互相抄襲,缺乏創新。另外,質量平平,每一類型的服裝,只有極少品牌才能博得消費者信任。
當狂熱的奢侈品服裝消費在大陸突然降溫,快時尚服裝乘勢而為,大展旗鼓。但是短短兩年,快時尚的步伐也蹣跚起來,個中緣由是什么?——品牌,品質的缺位。
所有的營銷模式、市場作秀都無法抵御品質缺位最終帶來的頹勢。
服裝品牌如何撬動市場?品質和創新首當其沖??鞎r尚領域的設計師品牌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嘗試。
以連卡佛為例,目前,連卡佛內共有中國設計師品牌 30 個,包括時裝、配飾及家居品類。到2016年年底這個數字應該會接近 50個。其中的Ms MIN是中國獨立服裝設計師在2010年所創立的高級時裝品牌。一直秉持著“簡約中顯豐富,浪漫中帶剛毅,經典中求摩登”的設計理念。
當前,對于服裝行業來說,無論是上游生產領域還是中下游環節,人力資源成本成為經營、競爭的最大桎梏。工資在近兩三年翻倍,企業經營壓力沉重。服裝行業,全線低迷。除去高端奢侈品,除去低端大眾市場,目前有所表現的就是快時尚領域??v覽全球四大快時尚品牌2016年上半年業績,這個現象清晰呈現:
Zara母公司Inditex:
Inditex集團第一季度營業額達48.8億歐元,同期增長12%。4月30日結束的第一財季中,Inditex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5.21億歐元上升至5.54億歐元,同期增長6.3%。毛利率58.1%低于去年同期的59.4%。在2016年第一季度,母公司在31個市場開設了新店鋪,運營費用增長10%。
H&M
凈銷售額468.74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2.2%;集團凈利潤53.57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6.9%。凈利率11.4%。毛利率57.6%,低于去年同期的59.4%。H&M在銷售管理費用上第二季度有6%的增幅,在上半年的財報中,有8%的增幅。同時,庫存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同比增幅29%。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
截止5月底的前三個季度(9-5月)的銷售數據,銷售額為1.43萬億日元(約合91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6.4%;營業利潤下跌23%為1458億日元(92.6億元人民幣),母公司本季度利潤下跌46.4%為710億日元(約合45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三季度(3月到5月),銷售額為4.2千億日元,同比上漲7.7%;屬于母公司營業盈利239億日元,同比下跌13.4%。
GAP
Gap公司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跌5%,第一季度的凈銷售額達34.4億美元,去年同期凈銷售額為36.6億美元;毛利率35.2%,低于去年同期的37.8%;凈利率3.7%。從四家主流快時尚品牌2016季度業績上看,它們深陷行業的高度競爭,在產品同質化和品牌形象上沒有多大突破。
除了面臨消費升級、市場結構變化和個性化需求帶來的市場巨大競爭壓力外,ZARA和H&M在這一季僅有11.3%~11.4%的凈利率,優衣庫5.97%,而GAP則僅為3.7%,進一步說明服裝業整體面臨的成本不斷增高、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的不妙前景。
成本增利潤減,甚至導致服裝企業關閉,原因很復雜,主要源于以下幾點:我國人口紅利期消失,人力資源成本快速攀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地方稅費提高;出口削弱;企業運營和營銷成本太高;資金鏈維持成本高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其實也不難,關鍵是企業要有決心。很多先例對我們有所啟迪。
(1)、堅持創新,從“市場順應型”轉變為“市場引導型”,從而使品牌立于潮頭。
西班牙品牌ZARA的特征就是上新款極其快速,從商品設計到試做到生產再到店面銷售,平均花費10-15天時間,當然它下貨也是非常快速的,差不多每三周便全面汰舊貨品換新貨品,而且很多上柜款式只有少量幾件,買完了也不補貨,所以顧客如果在ZARA看見喜歡的商品,就要毫不猶豫地下手“搶”下。正因為貨品一直保持快速翻新狀態,到ZARA購物,才會一直都有新鮮感,這當然也成為讓顧客“回頭”的重要原因。
ZARA有近400名設計師,他們在一年中大約設計12000種時裝,這兩個數字都要遠遠超過其他知名的服裝品牌。這些設計師是典型的“空中飛人”,他們經常坐飛機穿梭于米蘭、東京、紐約、巴黎等地,看各種時裝發布會,觀察和借鑒一些頂級品牌的最新設計,對消費者來說,便宜的價格買到大牌的設計風格,樂此不疲。
ZARA以“快”為主題,寧愿放棄優秀款的后續銷售機會,也要保持上新的頻率與節奏,堅持創新的速度與頻率。
(2)、產品價值的敷設與品牌積淀
低價,是快時尚產生的淵源,也是把快時尚送入墳墓的黑手,因為有些快時尚品牌忽略了價格以外核心價值塑造。一味的低價,除了壓縮產品的利潤空間,誤導市場和消費者,還為自己設置了惡性循環的成本深淵。產品的競爭力當然不是來自于價格,而是產品的價值敷設和品牌的價值積淀。這就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KM是以北歐文化為品牌基礎的快時尚設計師品牌,設計風格傾向于北歐簡約自然,注重為大眾消費者打造優質時尚生活。自創立以來,KM就堅持走簡約舒適、休閑優雅的設計路線,而非追求產品的高貴奢華。并且,沿襲北歐設計師對產品精雕細琢和自然環保的觀念,對產品原料和制作工藝進行開發和改良,使其更加時尚、優質、優雅。
以北歐文化為品牌基礎,以簡約舒適、休閑優雅為產品設計路線,通過對原料、制作工藝的開發改良和產品價格的有效控制,讓消費者只需付出等同于成本價的費用就可以獲得,真正實現高性價比的購物體驗。KM堅持認為,時尚不僅僅表現在產品設計、款型、裁剪上,更是一種文化傳達。KM注重產品的文化價值敷設和品牌的價值積淀,將北歐生活哲學融入產品中,讓顧客在體驗之時,感受時尚的真正意義。
近兩年,KM每年有上百家新店鋪開張,這對他們把握市場,建立大數據管理系統意義非凡,通過實時的門店反饋,數據第一時間發揮最大銷售率,既有效降低庫存滯銷的風險又明確了下一批商品的設計走向與生產計劃。
比如在服裝生產加工領域的有些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引進,對提高生產率效果十分明顯。服裝吊掛系統是在數控機械、機器人、自動化倉庫、自動輸送等自動化設備和計算機技術項目之上發展起來的生產單元或系統。一件成品裁好后在這里經過約17道工序,從頭到尾一次性完成。該系統能縮短加工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半成品占地面積,保證產品質量。剪線機也是一種取代人工操作的智能化生產機器,比如牛仔服裝剪線,效率是人工剪的8倍,這對生產率提升、用工成本下降而言,數字是驚人的。
在這樣的經營環境下,企業必須考慮生產管理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要從最初的手工作坊、半機械化生產走出來,逐漸轉型為現代化生產模式,用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身產技術,替代傳統的生產環節。這個社會,已經是高度智能化社會,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相信用機器代替人原始的手工操作是大趨勢,對于服裝生產加工環節來說,不僅促使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其核心還在于勞動生產率跨越式提高,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率提升。
這對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服裝業來說,嘗試通過機器換人尋求技術紅利又是一個擺脫經營成本的選項。目前,日本打算在2020年用機器人逐步替代工資高昂的勞工,以占據價格優勢。服紡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轉型升級刻不容緩。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成為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減員增效,緩解招工難的有效途徑,由此也拉開了我國“機器換人”的大幕。浙江省是率先推行“機器換人”計劃的省份,2013年年初,浙江政府推出全面實施“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城市”的“四換”工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