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虧損復蘇后的李寧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繼去年擺脫虧損之后,李寧的業績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根據它剛剛公布的半年報,上半年李寧公司收入 35.9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3%,凈利潤為 1.13 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 2900 萬元。去年李寧結束三年虧損,不過盈利僅有 1430.9 萬元。這次被看做進入正式的復蘇通道。
李寧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渠道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電商業務銷售從去年同期的 2.2 億翻倍達到 4.6 億人民幣,在李寧總收入的占比從 7% 提升到 12.8%。電商在去庫存方面大概出了不少力。啟用 O2O 全渠道庫存一體化系統平臺,也有效地改善了庫存結構,提高產品周轉速度。
在舊有庫存消化后,新品帶來更高毛利——從 45.2% 上升至 46.7%。今年上半年他們推出的新產品有云第三代跑鞋、弧 2016 跑鞋、超輕十三代跑鞋、美國隊長系列、N99 和 N80 羽毛球拍列產品,新品售罄率上升了 2%。
李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對電商平臺的發展和盈利能力比較滿意,但直營店的發展不理想。未來他們要將街邊店為主過渡到向商場店為主,實現街邊店和商場店達到3:7的比例。
李寧的發展也是受益于體育用品整個市場的利好。經過 2011~2013 年的低落,到了 2014 年,體育用品行業又開始高速增長,恢復至 15.89% 的高速。我們曾經回顧過國產運動品牌在過去一年業績,他們表現都還不錯——這跟中國消費者健康、運動意識上升,還有時尚潮流中運動風格的流行有關。
不過,重回往日的輝煌比較艱難。因為競爭對手也在高速增長,安踏尚未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去年它的銷售額達到了 111.2 億,是首個超百億的中國運動品牌,增長幅度高達 24.7%(李寧去年的收入為 70.89 億)。正在進行的里約奧運會上,李寧贊助了印度國家隊;安踏則是中國國家隊的贊助商。
至于另兩個強敵,不僅銷量大,增速也更快——因為 Stan Smith 和 NMD 賣得好,阿迪達斯在 2016 年上半年大中華區總收入約為 107.4 億人民幣,增長 24.6%。耐克剛剛公布的 2016 財年年度財報,中華區的收入增長為 27% (最新兩個季度總收入約為 130.3 億人民幣)。其他國外運動品牌比如 Under Armour 和 Asics 等在中國市場也越來越積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