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品牌順應新需求 消費者多元化占主導
在2016春夏系列中國國際時裝周上,71場設計師品牌時裝發布會依次上演。精彩紛呈的時裝盛宴傳遞出明確的行業信號——創意自我、風格迥異的設計師品牌正在迎接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我喜歡我自在的樣子”是清一品牌創始人鄭清兒發布會的設計主題,她從中式審美出發,純棉材質的長衫裙裝廓形寬松、舒適優雅。GIOIA PAN品牌設計總監潘怡良延續傳統精致的手工織品技術,多款少量,強調為消費者提供高級量身定制的個性化設計。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時代的來臨,為中國的設計師品牌帶來了巨大機遇。在服裝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有效地利用設計的力量,來提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附加值。”張慶輝說,只有這樣,服裝行業才能符合生活方式消費變化帶來的新需求,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從本屆時裝周上也可以看到,不論是資深設計師還是新生代設計師,在時裝設計創新的道路上,已經把視野擴展到整個產業鏈上。設計師們不單是以色彩、面料、造型、紋樣、搭配作為設計的重心,而且開始關注纖維材料的創新應用、染色的環保節能等。
“成長于這個日新月異時代的年輕設計師們,將通過他們與時代合拍的設計節奏,為中國的服裝產業時尚產業增添更加精彩的內容。”張慶輝說。
“厭倦雷同追求個性的服裝消費理念,越來越成主流。”一位服裝業內人士說,快時尚品牌的快速反應機制正好滿足了當前消費者的這種需求。
當然,快時尚成功的背后是“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按需生產、靈活高效的柔性生產制造模式的創新。以網店韓都衣舍為例,其獨創了基于互聯網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在這個體系里,員工2到3人組成小組,每個小組都是獨立的利潤中心,自主全程運營一個品牌單品。公司根據業績完成率、毛利率、庫存周轉率等制定“業績提成公式”,業績達不到要求的小組自然淘汰重新組合。
“公司管理層的作用就是制定規定,讓這些小組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以確保整個體系順利運營。”韓都衣舍副總經理賈鵬說,韓都小組已從最初40個裂變成280個,保證了線上店鋪每周上新速度,全年上新可達30000款。
目前,柔性制造模式在服裝行業已被普遍認可,更加智能化的服裝柔性生產系統,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也能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