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有種富可敵國的節奏
提起快時尚,大家對ZARA、H&M、GAP和優衣庫肯定十分熟悉,這四大一線快時尚品牌以“快、狠、準”而迅速崛起,幾乎到了非核心商圈不進的地步。地段不好或是三四線城市的親們,都得準備好“挨刀子”。就比如貼裝補這件事兒,打底三四千,六七千也不少見。
話說,ZARA在一線快時尚里面,價格比較傲嬌而且還不太愛打廣告……但這并不影響ZARA的高歌猛進,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很開心,ZARA母公司Inditex股價一路上漲,他10月還過了一天全球首富的癮。
在他的率領下,Inditex早在2011 財年全球營業收入就實現 137.9 億歐元,超過美國的 GAP、瑞典的 H&M 與日本的 UNIQLO,成為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服裝零售集團。
集團股價也從 2009 年 3 月的 23.65 歐元漲到今年 8 月 8 日的 91.37 歐元,漲幅達 286%。而ZARA 總部所在的西班牙卻是另一番光景,國內失業率高達 20%,政府財政吃緊,幾乎要靠借債度日。
在這個時代,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ZARA這種“暫時斷貨”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理,由于這種顛覆性的做法,ZARA慢慢變成了“獨一無二”的代言人。
更絕的是,擁有如此成就的阿曼西奧·奧特加可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他既沒有設計天賦,更不是“富二代”,曾有媒體形容他是“來自小漁村的窮小子”。
這位13歲就到服裝店當學徒的富豪,在打工過程中發現了時裝界的“潛規則”:一件衣服從設計到制作,再到擺上商店的貨架,這一過程蘊涵著巨大的利潤。他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從中賺到錢。因此,他開始著眼于如何跳過中間商,將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
或許,這就是ZARA獨特運營模式——Vertical Integration(垂直整合模式)的源頭。所謂垂直整合模式,即一個產品從原料到成品,最后到消費者手中經過許多階段,而這些全部都掌控在同一家公司手中。
在生產流程中,ZARA公司本身擁有9家成衣廠,從新款策劃到生產出廠,最快可在一周內完成;為了加快送貨速度,ZARA所有的遠程運輸都是飛機,而不用貨船,甘愿支付高額的運費而不愿意花費廣告費和市場營銷的費用。
ZARA的市場營銷費用只占總成本的0.3%-0.4%,然而其他品牌大約占3%-4%,即便如此,ZARA的毛利率和凈利率仍然和H&M不相上下。ZARA采取多樣少量的經營方式,并不因為“爆款”暢銷而源源不斷的補貨,而是每周都會推出新品,每隔3周,其服裝店內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換新。
在ZARA,顧客可以花費不到頂級品牌十分之一的價格,享受到頂級品牌的設計,因為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復制最流行的設計,并且迅速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店里,今天在電視上看到米蘭T臺當季最新款的裙子,10天后,就可以在上海南京東路的ZARA店里買到神似的衣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