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計劃在香港上市
2015年是韓都衣舍的“資源整合年”,加上已確認運營的20個子品牌,CEO趙迎光希望今年能發展到30個品牌,并把韓都獨創的運營模式復製給每一個子品牌。在互聯網的深海里,他表示要實現這些目標壓力并不大。
據報道,銷售額1分鐘破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6分鐘破2000萬、10分鐘破3000萬、50分鐘破億,2014年的“雙十一”,山東韓都衣舍(簡稱“韓都”)創始人兼CEO趙迎光在微博上直播一個個令人刺激的數據,最終當天以1.98億元的銷售額拿下天貓商城女裝品類冠軍,超過亞軍優衣庫近一倍。
接下來的“雙十二”,又一次奪得天貓女裝交易額冠軍。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繼續蟬聯天貓女裝交易額第一。
一年內奪得天貓商城“三冠王”的韓都,已然成為互聯網深海里的一條鯨魚。趙迎光說:“具備互聯網基因的人,如同深海里的鯨魚。”而攜互聯網基因的韓都,成立僅六年時間,便頻創行業紀錄,獲IDG、StarVC等風投基金追捧,并入選清華大學MBA教學案例庫。
但志存高遠的趙迎光并不為目前所取得的成績而陶醉,在互聯網的深海里,他有強烈的危機感。“第二天都能看到同行的數據、排名,這是作為電商最大的壓力。”他用了“可怕”來形容電商之間的競爭。
他要培育的韓都這條鯨魚,不是簡單的定位為一家服裝企業品牌,而是要做成“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時尚品牌孵化平臺”,形成一個多品牌群的互聯網品牌集團。
他希望到2020年,在“韓都云時尚平臺”上至少孵化50個時尚品牌,實現100億以上的交易額。而剛剛過去的2014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0個、15.7億元。同時,公司未來不排除來港掛牌上市。
“韓都緊緊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掌握了電商發展規律。”泰山管理學院互聯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白立新表示,韓都小組制模式是大數據時代的精細化管理典范,在眾多企業還在摸索探尋時,韓都模式已脫穎而出。
專攻棉麻類的素縷品牌創始人劉婷對此深有感觸,“我覺得韓都搭建的這個平臺非常好,正好彌補了設計師的弱項短板。”作為服裝設計師的她不擅長運營管理,幾年下來身心疲憊。剛加入韓都時,也擔心“以小組制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IOSSP)”是否適合原創設計師品牌。
不過她的擔心很快就消除了。小組制的核心是最大化調動積極性、推動服務用戶價值的實現,素縷因此實現了良性發展。銷售額從加入前的300萬元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逾億,僅在去年“雙十一”當天便超過1000萬。就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也選擇在素縷定做服裝。“如果堅持自己做下去,素縷可能會一直小小的,也有可能死掉。”劉婷說,現在她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產品的設計。
白立新評價稱,韓都開創了一個互聯網時代的精細化運營新模式,即每一款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都以“產品小組”為核心,企劃、攝影、生產、營銷、客服、物流等相關業務環節配合,全程數據化、精細化的運營管理系統,“多款少量,以銷定產”,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解決服裝行業最為頭痛的庫存問題。
“小組制把產品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一體化,其產品更接地氣,根據用戶需求做出的反應更快速、更精準、更極致。”趙迎光介紹,目前,韓都擁有267個像素縷這樣的產品小組。2-3人為一組,每個小組負責產品選款、訂單管理,頁面製作、打折促銷等全程運營環節,基本擁有90%的運營決定權。但每個小組的利潤又與銷售額、庫存率掛?,在最小業務單元上實現“責權利”的高度統一。
“小組制代表了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方向,組織扁平化是大勢所趨!”白立新說,小組制實現了韓都互聯網思維的落地,點對點、快速、極致,人無我有。
大樸網創始人王治全稱贊:“韓都小組的組長變成了老闆,這就解決了員工職位升遷問題,員工再也不用為提高收入而挖空心思考慮升職,只需要專注地將產品做好。”
最近一個月內,趙迎光又談定了4家淘品牌,還有七八家在談。2015年是韓都的“資源整合年”,加上已確認運營的20個子品牌,趙迎光希望今年能發展到30個品牌,并把韓都獨創的運營模式復製給每一個子品牌。在互聯網的深海里,他表示要實現這些目標壓力并不大。
“互聯網天生適合細分定位品牌,但一定要以品牌集群的模式發展。”他認為,細分品牌與傳統的供應鏈不匹配,韓都搭建的服務平臺可以助其與供應鏈對話,而且平臺上品牌越多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越強。
2013年8個品牌、2014年20個品牌、2015年30個品牌、2020年50個品牌……韓都的品牌擴張有點“瘋狂”。趙迎光笑言,這種瘋狂有點像2011年,他把風投基金IDG注資的千萬美元瘋狂地用于擴充產品小組,從不到400人到1100多人。但此舉讓韓都年銷售額從8000萬元沖上3億元,并奠定了在行業的市場地位。
趙迎光愿意再“賭”一把,其瘋狂的擴充品牌在為韓都未來的高速發展謀篇布局。畢竟在互聯網這個深海里,競爭白熱化,硝煙瀰漫中時刻都面臨生死存亡。
他說,最近在反覆讀《大敗局》,回憶一路上倒下去的同行們,就是為了避免重蹈他人覆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