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期待外貿穩中趨升
歐元區經濟表現2014年遜于預期,債務危機陰影并未完全散去。2015年經濟增長仍會相對低迷,估計2015年初將推出萬億歐元的投資項目刺激經濟。
日本經濟在經歷兩個季度萎縮之后仍未見起色。2014年10月31日,日本決定進一步擴大超寬松貨幣政策規模。2014年12月15日自民黨再次贏得國會選舉,安倍晉三繼續執政,日本經濟是否會有起色仍待觀察。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將保持增長,不過表現卻參差不齊。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美元回流、中東地區和烏克蘭的緊張局勢等不確定因素仍然有可能對世界經濟持續復蘇產生負面影響。
我國國內正處在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的陣痛期。預計2015年國民經濟總體上將持續增長,但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存在一定的經濟和金融風險。近期召開的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定調,2015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三駕馬車”(即消費、投資、凈出口)更均衡地拉動經濟增長。國家將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將逐步釋放經濟增長新的活力。
中國外貿出口傳統的低成本優勢逐步喪失,低端產業調整和轉移任務艱巨。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新優勢仍在成長過程中。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針對中國制造的貿易摩擦將有增無減。
回顧近幾年的變化,可以說進出口連續30年的高增長已經被中低速增長所代替。預計在2015年結束的“十二五”時期將是改革開放以來外貿年均增速首次低于兩位數的5年。過去那種靠政府給支持、給政策的做法對外貿發展的促進效用在逐步遞減。
面對這樣的形勢,只有鍥而不舍地堅持調結構、轉方式和促平衡,才能保證外貿穩定增長。通過全面開放、產業創新和結構調整,促進對內對外經濟更加協調、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水平進一步提高,外貿才能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穩定增長。
最近,在運行一年多取得一定成效基礎上,國家鼓勵上海自貿區一些開放經驗和舉措,包括負面清單管理,投資、貿易、金融、服務業開放和事中事后監管等向全國推廣。在廣東、天津、福建再設立三個自由貿易園區。這些都將推動2015年外貿調結構、轉方式和促平衡跨上新的臺階。在外部環境不出現大的異常情況下,2015年中國貨物進出口將是穩中趨升的走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