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緊跟百貨業布局 或迎來春天
電子商務似乎沒有“放”過線下百貨業的意思——國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緊隨傳統百貨業的腳步,于2014年10月宣布集團將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馬云率領阿里,如此大舉進軍農村電商,再次攪動了正在布局三四線城市的傳統百貨業。
新型城鎮化建帶來新機遇
“相對于一二線城市已經趨飽和的商業資源和高企的運營成本,三四線城市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潛力巨大。”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管理部夏琳曾表示,大的百貨集團都已經有渠道下沉的趨勢,越來越多的百貨商場在三四線城市布局。
就在百貨業布局三四線城市成為新趨勢的時候,國家正式發布了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系列文件,為探索轉型之路的傳統百貨業帶來了“福音”。新型城鎮化是“產業化+城市化”帶來的人口聚集和社會發展的結果。根據相關規劃,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重點是三線以下城市和縣及縣以下區域的城鎮化,專家認為,這必然帶來這些區域人口的聚集和消費力的快速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不同于美國郊區化的城市化模式,我國的城市化必然是以人口高度聚集為特征,零售業格局也必然不同于美國的郊區化購物中心為主的模式;加上中小城市生活節奏較慢,時間價值較低,顧客的消費行為會不同于時間價值較高的一二線城市,而會呈現購物中心與其他業態共同發展的格局。因此百貨業在這些城市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存在快速發展的機遇。
百貨業的春天會來嗎?
盡管新型城鎮化建設給傳統百貨業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但總體來看,百貨業的春天似乎還沒有來。
業界普遍認為,2014年是百貨業的“寒冬”,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傳統百貨業因業績不佳、利潤暴跌,陷入“關店潮”,成為新增百貨店最少的一年。而就算是在關店行動中幸存的百貨商場,也依舊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求生”。
“現代人的消費不像以前,只滿足于去商場買東西,現在都講究吃喝玩樂一體化。百貨店轉型的方向,一個是O2O線上線下的融合,一個就是購物中心化?!毕牧赵f。
目前,傳統百貨業與電商合作的需求甚是急迫。2014年的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包括銀泰商業、大悅城在內的共28家百貨集團均正式參與了天貓“雙十一”O2O專場。此外,也有不少百貨商場打通了多方電商渠道,像老牌商場王府井百貨集團,就選擇門店、PC端官網、移動端WAP網站等自建渠道,以及微信服務平臺、天貓和手機淘寶等第三方獲客銷售渠道,實現了全渠道提供服務、實體門店與線上渠道的打通和融合、線上線下各自發揮互補優勢。
此外,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趨勢盡顯。近年來,零售動力不足讓百貨企業開始尋求外力解決方案,部分百貨店借鑒購物中心業態構成調整,增設餐飲區域、兒童業態等。在物業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業界普遍認為,類購物中心化的調整僅適用于轉型過渡期,并非長久之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