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行業的未來:耐克想象社區與數據
本土運動品與國際一線的差距在哪里?技術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比技術更重要的視野。在以耐克為代表的國際一線品牌,正在用一種互聯網和用戶體驗的思維去重塑運動品行業。對運動品行業來說,耐克至少提供了兩項值得借鑒的經驗:社區還有正在改變的消費者需求。
耐克去年曾被FastCompany評為“2013年世界上最具創新力公司50強”第一名,理由是耐克公司兩項技術上的創新:新的鞋面技術Flyknit以及運動數字化產品Nike+FuelBand。
頗具黑色幽默的是,在當選最具創新公司第一名剛過半年,Flyknit的研發設計師、創新廚房(InnovationKitchen)實驗室負責人BenShaffer被蘋果挖走——創新廚房類似耐克的GoogleX之于Google,負責耐克內部前沿項目的開發與試驗,而BenShaffer在耐克的角色類似喬納森伊夫之于蘋果——再過半年,也就是2014年4月中下旬發生的,耐克宣布放棄可穿戴業務Nike+FuelBand。而Nike+FuelBand也誕生于BenShaffer負責的創新廚房。
開辟一項全新的業務對于一家市值超過600多億美元、且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專做運動裝備的公司來說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需要面對無數硅谷創新企業的科技市場,耐克過去的積累并沒有太明顯的優勢。
雖然兩個事件非常“黑色”,但這并沒有斷送耐克在硅谷科技領域的想象空間。
耐克的想象:社區與數據
耐克最早試水科技產品,是與蘋果合作的Nike+iPod——在我看來,這差不多是大眾消費領域可穿戴設備的鼻祖——一塊嵌在跑鞋里面的傳感器。Nike+iPod大概也是當前可穿戴設備中最簡單上手的:你只需要把它塞到鞋底(如果沒有耐克鞋也沒關系,可以綁在鞋帶上),啟動手機中的Nike+iPod應用,再走上兩步,傳感器就與手機應用連上了。整個過程你會發現,它并不需要設置,甚至沒有按鈕——打開應用,抬腳走上兩步就啟動了,很簡單是不是?整個體驗自然得……完全不像一款科技產品。我第一次用的時候被它的簡單震驚了。而且價格只賣19美元,甚至比它賣的許多T恤還便宜。
耐克能把一個跑步傳感器設計得如此自然,我想應該歸功于它在運動領域多年的洞察。在推出Nike+iPod之后,耐克隨后推出了Nike+Basketball、Nike+Training、Nike+Running以及Nike+Move。每一款產品都極具針對性,比如Nike+Basketball配合改造后的鞋底可以測量用戶更多的運動數據,比如彈跳高度等。為了鼓勵用戶使用它的軟件產品,耐克做了諸多推廣活動,比如在北京通過Nike+Running跑上十公里就可以在耐克旗艦店免費領一件T恤之類的活動。而所有Nike+系列產品及相關活動的最終指向不言自明:Nike+社區。
蘋果CEO蒂姆庫克九年前就加入了耐克董事會。把“跑步的時候聽音樂”從點子推動成雙方合作的產品“Nike+iPod”,離不開庫克的作用。別忘了庫克本人就是一位狂熱的運動愛好者。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庫克表示:蘋果現在“已經無限接近”(closerthanit’severbeen)發布一個新類型產品;沒過兩天,耐克CEO馬克帕克(MarkParker)在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我們仍將投入這個(Nike+)領域,并且繼續擴張。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有大約3000萬FuelBand用戶,我們希望將這個數據推動到1億。我們會通過合作伙伴來完成(這個目標)。很顯然,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是蘋果。我們與蘋果已經合作了很多年,我們都對我們馬上將發生的合作感到激動。”
到此為止,你或許應該明白了,耐克不會放棄它在Nike+FuelBand上的努力并砍掉它的數字體育(DigitalSport)部門,雖然目前看起來這個部門解雇了一些人,但那只是硬件相關的人才,而軟件領域它會繼續甚至加大投入。因為社區和數據才是耐克的未來。作為一個運動裝備品牌,把運動愛好者聚集在一起建設一個運動(無論是數字的還是物理的)社區,同時跟蹤所有運動愛好者的數據,其中可挖掘的潛力巨大。因為掌握了數據,便是掌握了未來。正如《商業價值》在《數字耐克重生記》中所講述的關于未來的運行之星的故事。
很多人都佩服耐克公司選擇代言人的眼光,因為它總是能夠挖掘出天才的運動員。這主要得益于耐克公司構建的一套成熟的培養體系,一方面,耐克會與中小學里的體育教練合作,通過他們發現人才;另一方面,耐克每年在全球范圍內舉辦各類運動訓練營,從中發掘出好的苗子。而Nike+則為耐克帶來了第3種可能,那就是通過用戶數據找到那些天賦異稟的運動天才。或許將來的某一天,當一位使用Nike+的小朋友開始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運動天賦時,耐克就會在第一時間找到他,并且竭盡全力幫助他成為下一個劉翔或博爾特。
在八九不離十的蘋果與耐克下一個緊密合作之中,離開耐克后的原Nike+FuelBand產品負責人BenShaffer在蘋果只需專心設計硬件,而耐克也只需專心做好Nike+的軟件和社區。將來,通過Nike+掌握了運動愛好者足夠多的數據之后,運動愛好者們或許將不僅僅只是情感上喜歡和依賴耐克,他們的身體也更加離不開耐克。因為在那個時候,沒有人比耐克更懂你的身體,包括你自己在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