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公式”不靠譜,專家辟謠
這則在新浪微博上被高頻率轉發的“穿衣公式”對各種衣物的保暖溫度都精確量化,“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于9℃,薄款羽絨服相當于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溫度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了。”
小編在網絡上搜索發現,這則公式最早源自于2011年1月的一則題為《醫生計算穿衣溫度穿一件羽絨服相當于+9℃》的報道,內容為杭州市中醫院中醫內科的一名醫生將自己女兒的衣服按照溫度做了劃分,8種類別的衣物相加共能提供34℃的熱量。隨后,只要遇到換季或者溫度變化較大的時節,該醫生的計算公式就會在網絡上流傳開來。
而對于這個穿衣公式,一些網友紛紛表示了認同。網友“特務小強”就說,“我也是這么覺得的!”網友“林木森”也表示,“這個可以轉回家!”不過也有網友對此表示不靠譜,網友“遠方”就表示,“你說東北有時氣溫都得零下20多攝氏度,如果想要按照這個公式達到人適合的溫度,那最起碼得穿4件羽絨服!”
相關專家表示,服裝的屬性沒有具體的溫度指標,人們穿衣服舒不舒服,主要取決于服裝與皮膚之間的微小空間的溫度、濕度和氣流,衣物的保暖程度則取決于樣式結構和穿著方式而不是簡單地對其相加。服裝和服裝穿著在人身上之后是有重疊的,不是均勻覆蓋,所以多件衣服穿著后的保暖性不在于單件的數量而在于服裝本身的款式結構和穿著方式。再加上人體體溫和環境溫差不同,人體散熱情況就不同,單單憑感覺測出衣物的保溫程度肯定是不科學的。
小編溫馨提示:冬季著裝要注意與人體直接接觸的衣服的“微氣候”狀況,并不是穿衣越厚越保暖。切忌將衣服、靴子緊緊地“捆”在身上、腳上,這樣不僅不會達到保暖的效果,反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冬天穿著切忌兩頭過緊。而且,要選擇一雙舒適保暖的鞋子,鞋襪要干爽,久在室外站立時,要時不時地活動一下。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們冬季居家時會穿棉拖鞋,但腳跟會露在外面,最好選擇能把腳跟包裹起來的那種,才能真正地暖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