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衣服孩子說了算
六一將至,童裝市場熱鬧非常。有的家長以扮靚孩子為己任爭當潮爸潮媽,可是大部分家長的消費觀依舊偏向保守,“長得快少買點”“重面料輕款式”等觀點依舊盛行。在這場時尚潮流與節約樸素的博弈中,最終的發言權落在了孩子手里,別看他們個頭小,一鬧起來,無論是爸媽的腰包,還是市場的偏好都要跟著他們走。
市場
兒童越來越具有購買權
據有關社會調查資料表明,兒童在購買小食品、飲料、服裝、玩具、文具等方面擁有絕對的權力,他們對父母的購買行為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購買力的增強,二十多年前幾乎百分之百地掌握在大人手中的購買權如今已有部分掌握在兒童手中。兒童手中的零用錢越來越多,從前父母給孩子們的零用錢,要求他們積蓄起來直到孩子們有需要和懂得怎么花時才動用;現在的社會是商品經濟社會,許多家長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是讓他們學會消費,盡早適應社會。
童裝設計師V iki表示,童裝要迎合購買心理的二重性,因此在設計時要考慮年齡差異巨大的兩個群體的共同喜好,讓兩邊都滿意。“成人裝只要抓住單個體的喜好,而童裝則需要考慮小孩與家長兩者間的喜好,小童階段家長的喜好占比更大,中大童階段的服飾則小孩的喜好占比更大。”
在購買兒童服裝時,大人指定品牌的情況占多數,但大部分家長會在購物時征求孩子的意見后做出決定,反映家長充分考慮孩子的意愿,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家長。兒童服裝的質量、孩子是否喜歡、價格是否合理,是家長購買的主導因素。
分析
孩子和市場拉著家長向前走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整體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能力也隨之提高,對品牌的認可度必然呈現出一個不斷增長的過程。即使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大人的消費觀沒有太大改變,可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便會形成自己的意識,向父母要求買更加新潮的服裝,在孩子6歲尤其是8歲以后這種傾向會非常明顯。
黃文杰說:“在物質條件匱乏的時候,家長可能不會理睬孩子的要求,可是現在家長實際上是能夠負擔得起這些消費的,面對孩子的央求,他們往往是妥協者。”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新式童裝越來越多,身邊穿著新式童裝的小孩子越來越多,家長的消費觀念也會隨之變化,最終在市場的拉動下不斷發展變化。
調查
大部分家長消費觀偏保守
近日,推出了“給孩子買衣服,你重款式還是重質量?”的問卷調查,截至發稿日期,短短幾天內就有大約41,198人次參與。
逾四成人認為長得快少買點
對于童裝消費觀的測試,43.30%的消費者認為,“孩子長得快,衣服一下就短了,沒必要買太多太好的”,另外41.37%則表示“孩子的服裝關鍵是料子要穿著舒服,款式是其次”,對品牌、口碑、款式等的關注度并不似業內人士心目中那么樂觀。
在購買頻率的統計上,也很直觀地體現了“沒必要買太多”的消費觀,半數以上的家長大約每季度給孩子買一到兩次衣服,22.44%的家長選擇每月給孩子買一次衣服,總體來講是非常節約有度的,當然一個月購買童裝達到三次以上的狂熱分子也是存在的,不過僅僅占到總數的2.96%,算得上既高端又小眾的少數派。
逾六成人認為品質比款式重要
對“您購買兒童服裝最關注的是什么?(多選)”這一問題,66.93%的家長選擇了面料手感,其次是方便穿著和服裝價格,分別占到46 .99%和45.63%.這些數據印證了童裝尤其是幼童服裝中面料第一位的普遍看法,而便捷和價格的訴求則體現了家長們在童裝選購上的實用主義觀點。
雖然看重款式新穎的人數占到42 .29%,列為排名第四的影響因素,可是對童裝品牌和口碑表示重視的人數僅僅13.45%,說明童裝市場還沒有像成人服裝市場那樣形成對品牌的推崇和追逐,“款式新穎”代表的更多是視覺上的“好看”,而不是對潮流的欣賞和追隨。
安全備受關注
對于“您購買兒童服裝最擔心碰見什么問題?(多選)”這個問題,76 .98%的消費者都把票投給了“含有毒刺激成分,傷害孩子皮膚”,61 .95%的人則擔心“衣服上身不舒適”??梢娫谕b問題上,家長的注意力絕大部分被怎么讓孩子穿得安全舒適吸引住了,其余優點頂多是錦上添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