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家族企業“世襲”下去
毋庸諱言,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家族企業都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創業者辛苦打拼創下的基業要用怎樣的方式傳承?在下一代中培養接班人還是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
按企業的發展周期判斷,從改革開放的初期算起,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創辦的企業實際上已經進入代際轉換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一陣營。
這些企業家在創業時大多出身寒苦,很多人自己也沒想到會把企業做到今天的地步。在創業和做大企業的過程中,他們大多沒有刻意把自己的子女和家人作為接班人來設計,或者沒來得及考慮這個問題。
對于很多企業家來說,交給職業經理人也不是一件穩妥的事。他們的案例實實在在,劍指最近的股權紛爭案,如果所托非人,一個不留神,公司就不是你自己的了。
這的確很棘手??蓡栴}明明擺在那里,不容得你回避。
家族企業是與非
家族企業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企業群體。一般認為家族企業的基因里存在一些內生性的制度缺陷。其中的家長意志、任人唯親等因素與市場機制所要求的開放和公平的行為準則有較大沖突,因而只能在傳統的領域以小規模的方式存在。歐洲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4年,只有33%的企業傳到第二代,13%的企業傳到第三代。
但實際上,家族企業的生命力卻出乎意料地頑強。即使在現代企業制度最發達的美國,企業的家族經營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統計,美國現在有90%的公司,包括一些巨無霸的跨國公司都由家族經營。其中有42%的公司是由一個家族控制的。
一般而言,一個企業能在創業者手里誕生,并成功在下一代手里光大,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從企業的發生和成長的邏輯看,創業者的事業后繼有人,下一代成為事業上的接班人符合大多數企業家的主觀意愿。就全社會范圍來說,企業家的事業如果能夠按照創業者本人的意愿在后代中傳承,對于企業家的創業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激勵。這樣,客觀上就會形成一種生產企業家資源的激勵機制。
家族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團隊成員的忠誠度高,企業生產要素條件投入的監督成本低。阿瑟·劉易斯指出,“凡是在人們不能指望外人給予忠誠服務的社會里,家庭也許是經營大規模企業的最適合的單位”。創業者所擁有的家庭和家族血緣關系,會給他提供信任、忠誠和情意,這些由親緣關系派生出來的特殊資源實際上構成了一種特殊的心理契約,從而使得企業家在使用某些特殊資源時不必過多操心背叛和反目帶來的道德風險。這在創業之初尤其珍貴。因為創業者的教育背景和成長經歷有很大差異,不能指望所有創業者都能從主流的社會關系里尋找合作資源。
不過,創業者功成名就以后,要把公司傳遞到自己的后代手里,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商業世襲和皇室世襲差不多。沒有充分和周密的安排,沒有各種必要資源的儲備,是幾乎不可能的。
三大因素助力企業世襲
從世界企業史范圍來考察,企業要在家族內部平穩、持續地傳遞下去,要滿足幾個條件。
首先要有一個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
根據《胡潤全球最古老企業排行榜》的統計,世界上最古老的企業是日本的金剛組,這家從事建筑行當的企業從成立至今已經傳了40代,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這些歷史悠久的企業主要分布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占15%、法國占15%、英國占15%、意大利占14%、德國占12%、日本占10%,中國一家也沒有。
仔細比較一下這些國家的歷史你會發現,中世紀以來,這些國家雖然也都或多或少經歷一些動蕩和戰亂,但總體上是相當穩定的。這其中,日本和英國甚至呈現出超級穩定態勢。這種穩定的社會環境使得社會經濟結構趨向長期的固定狀態,大多數公民除了自己勞動所得外還可以從家庭財產繼承中得到財富,從而使得財富在民間得到有效積累。私有財產權利受到了很好的保護。歷史上除了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這些國家中很少發生公民財產權利被無端剝奪的事情。
社會穩定,公民的財產不被剝奪,社會財富得以累積,企業的產權得以在家族中和平地傳遞,企業家就可以專心經營自己的企業并作出長期的戰略安排,使得企業長時間地存續并不斷擴大規模。
其次,還要有優秀的家族文化傳統。
在教育作為一項公共產品還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和普及時,企業家素養的培養主要依賴家族內部傳承。即便是在現在,也有許多學者認為企業家能力的養成無法由任何一個層次的學校教育來完成。雖然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企業家能力僅僅來自家族遺傳,但家族的傳統和教育肯定與此密切相關。
一個家庭要培養后代成為合格的企業家,除了必要的教育資源投入,還必須付出許多辛勞。從血緣世襲制度的要求看,為了保證后代擁有良好的遺傳基因,首先要有生育的數量的保障,要為培養接班人提供有競爭性選擇。
此外,家族還要給后代提供價值觀、榮譽感、教養和品質。這些是要營造一個有助于耳濡目染的環境,通過長期教化或灌輸才能獲得,投入的教育資源要使用得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有一個優良的制度化環境。
對于家族企業來說,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能否盡快轉型,從最初的小規模作坊式企業變身為現代企業。因為只有擁有現代制度的企業才有能力面向遠方的市場,并且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旺盛的競爭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現代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程度高,企業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來打理。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擁有容納優秀職業經理人的機制。
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必須從制度上轉向現代化。必須徹底擺脫個人獨裁統治的傾向,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科層組織,并且擁有符合主流社會價值規范的優秀的企業文化。
實際上,在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里,一個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對企業家的個人稟性并不很依賴,它所依憑的是公司的制度。不同的企業家掌管公司,并不會危及到公司的安全,企業的運營也并不受某個人的特別影響。
而且,現代企業制度中的一些安排,如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股份制所擁有的無限細分股權的功能,還會大大降低財產繼承的難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