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纖工業:金融危機下的艱難發展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在江蘇吳江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首腦、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450多人齊聚吳江,共謀世界化纖產業發展大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賀燕麗、工業與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本屆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化纖工業的發展、中國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會議圍繞后金融危機時代化纖工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走勢以及當前行業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發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許坤元在會議開幕致辭中指出,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也使全球紡織業陷入了困境。現在全球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但仍處在不確定時期,這個時期也是目前人們常說的“后危機時代”。后危機時代全球紡織業如何發展,全球化纖工業如何發展,是值得業界共同探討的重要話題。
許坤元分析說,2009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V”字形態勢,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復蘇,今年上半年我國的GDP增長速度達到11.1%,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在應對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雖然下降了9.6%,但在國內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全國紡織工業總產值仍然同比增長了7.9%,主要產品產量、行業經濟效益都出現了較快的回升。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品市場繼續旺盛,紡織產品內銷比重達82%,同時出口也出現了較快增長,我國紡織工業運行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
今年是我國紡織工業全面實施和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研究和制定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未來5~10年我國紡織工業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比較明顯的產業。化纖是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2009年全球纖維使用量達7052萬噸(未計麻類纖維等500多萬噸),化纖4413萬噸,全球化纖占紡織纖維總量62.5%,我國紡織原料中,化纖已超過了70%。全球化纖業的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產業用紡織品的廣泛應用和人們衣著消費水平的提高。
許坤元指出:為了消除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全球產業對創新的投入將顯著增加,未來,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與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將引領人類社會進入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已不可逆轉,國際分工與合作將進一步加強,產業與市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將進一步加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化纖企業要進一步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開發高新技術纖維、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綠色環保纖維,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加強與下游應用領域的合作開發,形成產業鏈配套的競爭優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