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服裝千億夢想不是夢
今天,李寧、美特斯·邦威、安踏等民族品牌,已經站在與1986年的GAP相仿的規模起點上;18年后,也就是2028年,它們中可有一家,能18年成長18倍,成為中國服裝品牌的千億巨人。
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
對中國品牌服裝企業來說,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是個什么概念?
以雅戈爾為例,這家連續多年位列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強前五名的服裝企業,在2008年,總收入不過107.8億元,距離千億有著900億元的差距!而且,在107.8億元總收入中,雅戈爾只有71.5億元來自紡織服裝,其余來自地產業務;在71.5億元的紡織服裝業務收入中,僅有21.7億元來自“雅戈爾”品牌服裝在國內的零售,其余來自為POLO、JCPENNY等國際品牌的出口代加工業務。
以此而論,雅戈爾自己品牌的服裝零售業務,不過剛剛跨越20億元的門檻。
國內其他服裝品牌,如李寧已跨過60億元,安踏已觸摸到50億元,美特斯·邦威、真維斯等已邁入40億元陣營。
所有這些企業,距離百億尚且很遠,距離千億更是遙遙。
但毫無疑問,終有一天,中國會誕生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服裝品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以李寧2008年67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作為中國服裝品牌陣營沖擊千億目標的起點,以GAP從1986年以來的發展歷程為參照,看一個服裝零售品牌,從邁過5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門檻,到問鼎千億人民幣規模的王座,中間經歷哪些風風雨雨。
GAP:昔日神話
1986年,GAP的銷售收入才不過8.5億美元;2004年,GAP銷售收入達到163億美元。以今天匯率計算,1986年的GAP,銷售收入約合60億元人民幣上下,到2004年,已相當于1100多億元人民幣。
從1986年到2004年,GAP連續18年以年均17.9%的速度成長,銷售收入從8.5億美元增長到163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銷售規模第一的服裝品牌。
我們在圖中給出了GAP從1986年到2008年間的銷售收入、利潤、營業面積和平效的變化曲線①。
這個曲線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內涵式增長階段。從1986年到1992年,GAP銷售收入增長了244%;營業面積增長了93%;利潤增長了200%;平效增長了96%。收入增速快于營業面積增速,利潤增速快于平效增速②。
在第二個階段:外延式增長階段。從1992年到2001年,GAP銷售收入增長了366%;而營業面積增長了457%。收入增速開始慢于營業面積增速。在此期間,平效從每平方米5264美元降到了4241美元,降幅19%;
第三個階段:收縮階段。從2002年到2008年,GAP銷售收入增長了5%;營業面積增長了9%。收入增速慢于營業面積增速。
同一期間,瑞典的H&M銷售收入從533億瑞典克朗增長至1040億瑞典克朗,增長了95%;西班牙的Inditex銷售收入從40億歐元增長至104億歐元,增長了160%!這說明GAP不但收入增速慢于營業面積增速,而且成長速度大幅落后競爭對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