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服裝零售商GAP電子商務高調進中國(1)
6月底,美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GAP高調宣布進入中國市場。計劃2010年末在北京、上海兩地開設4家旗艦店,每家門店面積都將超過1000平方米。GAP的進入勢必在競爭激烈的服裝市場掀起一場更大的波瀾,已被占領的黃金賣場在左,早已登場的ZARA、H&M、C&A、優衣庫等品牌在右,GAP登陸中國必定充滿坎坷。
北京的商城中“COMINGSOON”的字樣昭示著GAP即將正式登場。“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經營戰略,每個來采訪我們的記者都會問現在進入中國是不是晚了點,我們覺得現在正是時候。”GAP中國區總裁楊得銘說。
GAP此前主要集中在美國本土市場。不過,在過去的25年里,GAP在中國采購了超過100億美元的商品,目前跟中國的400多家工廠保持合作。此次進入中國,與ZARA、H&M、優衣庫相同的是,都把中國總部設在了上海。
業內普遍認為GAP弱點是“慢”,這是“快時尚”類企業的大忌。
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研究員,BENBO(賓寶)公司戰略營銷顧問林景新分析說,過往發展速度落于競爭對手,一直未完成對中國市場的布局準備。同時,對中國服裝(5.82,-0.10,-1.69%)市場競爭之激烈有些遲疑,未擬定好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發展模式,這兩點可能是GAP姍姍來遲的主要原因。
GAP的生意經
作為一家老牌服裝企業,無論外界的詬病與否,GAP都有著自己的生意經。
“首先是線上線下高度整合,最大化制造影響力。”林景新說,“GAP公司成立初期就充分利用了自己廣大的實體專賣店網絡來做推廣,包括在店鋪內、廣告海報上印刷自家購物網址,讓收銀臺的職員向正在買單的顧客口頭推薦,甚至還在一些重點店鋪中提供了鏈接到gap.com的電腦讓顧客嘗試。”
GAP一方面在線下的實體店鋪銷售上持續保持業內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同時將拓展直營電子商務渠道視為公司重點戰略,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點也是GAP最想要復制到中國市場的做法。
其次是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升營銷及管理效率。GAP公司運用RFID追蹤系統,對銷售終端實施有效管理。每一件GAP服飾的標簽都被系統追蹤,不管服飾是放在倉庫的包裝箱內,還是放在商場的架子上。只要顧客有需求,銷售人員可以通過便攜式的讀碼器馬上告訴消費者他們看中的樣式有多少種顏色可供選擇,并能在第一時間為顧客找到目標商品,避免了傳統人工翻找所花費的時間,從而造成顧客的流失。據相關部門統計,GAP公司應用RFID技術對服裝進行有效跟蹤管理以來,公司的銷售額提高了20%。
“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服裝零售業就開始流行‘扎堆兒’,某個品牌在一個地方開好多家店,店與店之間離得很近,近到一條商業街上可能會有四五家之多。這樣,就給競爭對手帶來很大的壓力——這也是GAP的策略之一。”林景新說,“GAP資本雄厚,有能力開越來越多的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