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女裝設計現狀
位于杭州中紡中心服裝城16層的中紡設計中心為設計師搭建暢通的市場通道,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設計咨詢。為了拉近設計與市場的距離,為設計師與企業搭建共贏平臺,本刊近期將與中紡設計中心的設計師一道梳理設計脈絡,為企業提供參考。本期刊登三位設計師的想法,以饗讀者。
廖波
曾任圣展時尚設計機構(北京)設計師,擅長風衣、棉服設計,常以傳統加后現代的造型藝術為主導思想。
王曉娜
現任GEE.YO首席設計師,擅長女裝梭織設計及高級定制,主張獨特的中國韻味結合歐式剪裁風格。
李春晨
曾任basic公司設計師,擅長禮服、舞臺裝設計,崇尚簡約,側重線條、廓型、剪裁。
設計趨勢:
產品個性很重要
《紡織服裝周刊》:作為一名專業設計師,您是如何理解服裝設計這個角色的?
王曉娜: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最根本的區別是其產品有生命力。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為它需要通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被市場接受和認可,其成長過程可能會經受很大的壓力,但這個過程是必需的。
廖波: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我認為“服裝設計”很簡單,重要的是帶有個人特點的服裝設計風格的形成。設計師在快速變換發展的行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體現出個人服裝設計的魅力所在,從而產生屬于自己的獨特“服裝設計”風格,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
李春晨: 服裝設計是一門藝術,它在創造過程中不僅結合了藝術元素和流行元素,也實現了對工業和藝術的完美融合。
《紡織服裝周刊》:2011年,中國的成衣女裝會有哪些亮點?
王曉娜:成衣女裝每年都會有新的面貌。最近幾年,大部分品牌受日韓風格影響。但在明年,這種風格偏向會有所改變,因為消費者也想看到新鮮的東西。更具特色的產品可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已經推崇的自然風、民族風在今年都有起色,另外簡潔放松的線條、環保純樸的顏色、清新田園的印花也許會成為下一季的看點。
廖波:中國元素將成為最突出的特點。服裝常以淡雅的色系為主,如米色、奶白、淺灰,其中白色、褐色、銀色是此系列服裝的主色調。在面料上,常選用光滑的絲綢、輕柔的雪紡,以充分突出女性的柔美。另外,棉、麻、絲材質的運用,則更顯示出精神的輕盈。這類服裝往往靈動飄逸、清新脫俗,能烘托出山水畫中清雅飄逸、如夢似幻的情境。
李春晨: 2011年,藍色將會在各個主題中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大范圍流行。比如藍色與飽和的深紫色調出紫色和紫紅色,都會成為主流色。
設計瓶頸:
找到定位很重要
《紡織服裝周刊》:目前,國內女裝成衣最大的瓶頸在哪里?該如何才能突破這些瓶頸?
王曉娜:國內女裝品牌最大的特點就是“同質化”,缺少個性化。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說,很多設計師身處企業,只是為了維持銷售額做著一些很保守的應對市場的設計,使設計師的原創能力大大萎縮。而品牌往往需要有獨樹一幟的思想,品牌風格是需要維護和培養的,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才是長久之計。
廖波:目前成衣女裝市場品牌眾多,但設計創新乏力,服裝積壓等問題造成了發展瓶頸。很多公司在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管理系統跟不上,店面服務難以進行細節管控,品牌形象漸漸老化,和新的品牌相比,市場競爭力正不斷下降。
李春晨:國內成衣女裝的最大瓶頸在于如何將服裝制造業轉化為服裝創造業。目前,中國服裝還是在模仿階段,要將服裝行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要將中國服裝發展到自主創新的階段,需要支持原創品牌,保護服裝的知識產權。
設計市場:
中國市場未趨飽和
《紡織服裝周刊》:與國外相比,國內成衣女裝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王曉娜:國外品牌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一些品牌也成功入駐各大商場,但國內服裝業的發展同樣很快,如一些本土品牌迅速成長起來,工藝面料和國外品牌相比不相上下,價格便宜,這些都將促成本土品牌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國內市場不僅空間發展無限,還將帶動服裝產業的發展,給服裝品牌創造最有利的環境,這對我們設計師品牌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廖波: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成衣女裝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來大,新品牌發展得很快,而所處競爭環境的變化也很快。隨著市場的改變,多品牌多渠道、生產能力對于主流服裝品牌已不再是關鍵,如何找準市場需求成為成敗的關鍵。
李春晨:國內成衣女裝的市場空間非常大,最主要的人群將是18歲~40歲的消費者。
設計平臺:
貼近市場最重要
《紡織服裝周刊》:一個好的平臺對設計師很重要,是什么吸引您選擇中紡設計中心的?
王曉娜:設計師把自己的產品推到市場讓別人認知,這是很重要的。但要想實現這一步卻困難重重,特別是像我們這些年輕設計師,在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也沒有太多的市場經驗的情況下,更無法拓展。再好的千里馬也需要有機會奔跑,才能遇到伯樂,而中紡設計中心正是為設計師和市場搭建了這么一個橋梁,把設計師推向市場,能使像我們這樣的創業型設計師快速得到市場檢驗。
廖波:其一,中紡設計中心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國際化大舞臺,設計師實現自己夢想的平臺。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除了具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具有創意、創新的理念之外,更需要這樣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來完成我們的職業目標。其二,中紡設計中心能讓許多年輕才俊的設計師走到一起,溝通、探討各自的設計想法。這兩點足夠吸引我選擇這個平臺。
李春晨:我對這個平臺的模式很感興趣,它可以給設計師提供充分的發揮空間,可以提供所需要的資源,讓初出茅廬的設計師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