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外國人不拍婚紗照?這是為什么?
在歐洲,人們在婚禮前是不拍婚紗照的。這是因為他們對婚紗充滿了神圣感,認為只有婚禮的當天才是穿婚紗的“正日子”,為了拍照而提前披上婚紗是不可思議的。另外,西方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如果男方在婚前看到其未婚妻的婚紗,將給婚姻帶來不幸。

當然,在結婚當天,拍照留念是少不了的。如果條件允許,新婚夫婦會花重金聘請拍攝大型慶典的攝影師。手頭拮據的話,請家人或朋友代勞也絲毫無傷大雅。拍攝者會盡力抓拍夫婦眼角眉梢的幸福神色,或眉目傳情的甜蜜瞬間,而不會讓人硬擺扭捏造作的姿態。此外,在登記之后婚宴之前的空隙時間里,新人會與雙方長輩到市政府的花園內,拍些小兩口的特寫照片和與家人在一起的全家福。如果時間充裕,一行人也會到一些著名景點或有重要意義的地點拍照留念。
照片常常壓箱底
中國的婚紗照,拍完后一般會做成一本影集,再細細地選幾張放大,端端正正掛在新房最顯眼的地方。歐洲人則會把結婚那天所拍的照片,簡簡單單洗出來,與親朋好友聚會時一起傳著看看,想起當時的趣事笑話,又是一場歡喜。看過兩三回后,這些照片就被收進相冊壓到箱底了。
此外,歐洲人并沒有把結婚照片放大掛在屋里的習慣。在法國,床邊桌角的相框里,放的一般都是貼心親友的生活照。而俄羅斯人在家中擺放的,有些則是自己或親友的繪畫作品。據了解,法國的結婚證叫“家庭簿”,上面是沒有照片的,作用其實更像中國的戶口簿。一個婚姻就意味著一個新家庭的建立,今后家中增添的每一個成員,都會被收錄在這本夫妻結婚時領到的“家庭簿”里。
“中國人照相這么復雜”
記者的一個朋友在不久前嫁了個法國小伙,兩人在巴黎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新郎的爸爸自告奮勇擔當起攝影師的角色,一部并不專業的老相機咔咔連拍,卻也抓住了不少動人時刻。女方的父母在國內,惋惜沒能出席獨生女兒的婚禮,更不能容忍這么草草辦理的終身大事。于是花了近一年時間重新在中國籌備了隆重的儀式。辦事前特意把女兒女婿叫回,千挑萬選了一家當地頗為高級的婚紗影樓,正正經經拍了一套婚紗照。
后來問起這位洋老公的拍照感受時,脫口而出竟是一句“又冷又累地拍了一整天,真沒想到中國人照相要這么復雜!”我的朋友則表示,拍婚紗照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尊重父母的意思,拍出來拿給別人看的。當問到哪次婚禮印象更深時,兩人不約而同地說,還是在巴黎的登記儀式和之后的小聚會更真實感人。
婚紗照把每個人都照得跟明星似的。突然想起一位朋友在從溫哥華回來后講的一件事:
一個加拿大老太太在溫哥華一家影樓陪女兒試婚紗時,看到櫥窗內擺的一幅巨幅婚紗照,問店員說:哦,那都是明星么?怎么那么好看?
當店員告訴她那只是普通人時,她更加驚訝,用外國人慣用的表情,瞪大眼睛搖著頭直說:unbelievable(不可思議)!
可是店員建議說她的女兒也可以照這樣的照片時,她只是微笑的搖搖頭。
大家都知道,溫哥華被稱為華人的天堂。在那里,自然有很多華人開的影樓,提供的服務同國內的一樣。也只有中國人會要求這樣的服務,就是在婚前照婚紗照。他們也做當地人的生意,可那些外國人只是去試婚紗,訂婚紗,定結婚當天的攝影和照相。
對于中國人喜歡在婚前拍好姿勢照婚紗照,大部分外國人表示可以理解,也許這代表一個國家的習俗,卻不會照做。他們也有婚紗照,都是在婚禮當天由攝影師全程跟蹤拍攝。也許效果會比在影樓里擺好的差,卻是最真實的,因為那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以最幸福的表情面對給他們祝福的人。
而且,更多的人會去婚紗店定做婚紗,在他們心中,結婚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他們不能接受穿別人穿過的婚紗或是禮服,就更不要說往婚紗后補一塊布了。
試想一下,當他們看到墻上的婚紗照時,回想的全是婚禮當天幸福的情景,而我們在回想時,只能是那小小的攝影棚,攝影師機械的指揮,以及你身邊的他(她)幸福又幽怨的眼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