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孕婦裝十月媽咪的崛起之路
在很多生意人看來,孕婦裝并不是個值得大幅投入的市場。孕婦在整個消費人群中的比例很低,孕婦裝也不是可以重復消費的產品。大部分做孕婦裝的公司不是拉著嬰童裝一起做,就是顯得格外謹慎,不敢在其中投入太多。
趙浦對這個市場有另外的看法,“穿孕婦裝的人并不少,如果說穿淑女裝的女性占全體女性的20%的話,有幾萬個品牌去瓜分這個市場。孕婦的人口是1%,但是沒有什么品牌,這個比較起來就很有價值了。另外,孕婦裝其實跨越9個半月,3個季節,然后6個月的哺乳期穿的一般還是孕婦裝。再算上瘦身期,來回是兩年左右時間。”
正是這樣的看法讓趙浦敢于在孕婦裝這個細分市場上投入更多,十月媽咪也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孕婦裝品牌。據其提供的數字,在2007年聘請小S代言后,十月媽咪占有率從行業第四上升到了第一,年銷售額從4000萬預計增長到2012年的8億。
十月媽咪脫胎于1997年趙浦在杭州西湖邊的慶春路開的外貿孕婦裝小店。最初,趙浦的做法和同行沒什么區別——都是通過加盟把攤子鋪大。
2002年,十月媽咪度過了5年的快速擴張,進駐各個百貨商店,一時也擁有了300家經銷商和300家加盟商,但是這些商戶并非專賣,不利于“品牌”的識別。
那時候,十月媽咪的加盟和經銷都非常容易。經銷商方面的問題是,他們都是先拿貨,再付錢,又同時經營幾個品牌,當產品的同質化上來之后,會更傾向于賣那些“和十月媽咪差不多但是便宜了200塊”的牌子。而那時的加盟商美其名曰是加盟,實質上就是批發。趙浦巡店的時候看到,不要說每家加盟店的視覺形象都無法統一,有的店家甚至就用一根桿子去取掛起來的衣服。雖然初期看起來現金流回轉得比較快,但是無益于品牌發展。
“先付錢再拿貨”經銷模式
當時在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在讀的趙浦覺得,這樣的渠道不行,要做出改變。他在2002年的經銷商大會上,推行“先付錢再拿貨”的經銷模式,300多個經銷商最后只剩了12個。
2003年,趙浦開始對加盟商進行規范,設定了一個銷售標準,給未達標的加盟商半年的整合期,達不到標準的將被逼出局。很多人在大會上質問趙浦,把加盟商得罪后貨還怎么賣。趙浦的邏輯是,“我自己開那么多店,如果我們的產品不夠好的話,死得最慘的是我自己,你們還能換一個品牌。那種是買賣,而我們考慮得更長遠。”
砍掉經銷商和加盟店之后,十月媽咪開始大力發展直營店,并為加盟商設定了2萬加盟費,5萬至10萬的保證金的準入門檻,店面的裝修水平限定在20萬左右。
為了加強品牌和營銷的戰略,趙浦在生產方面追求“輕資產”。公司90%的貨品都外包制造,而自有一家柔性化生產的工廠負責機動補單的10%。這家自有工廠以“單件工人”為主,一名工人可以完成一件衣服的全部步驟,人數不超過一百人。
趙浦的想法是,小規模的工廠和單件生產更適合時尚化產品的開發,像H&M和Zara一樣。因為十月媽咪的孕婦裝也要“趕時髦”,所以如果兩個星期沒能及時上的話,產品就會因為時尚或者天氣的問題滯銷了。
2007年,趙浦以300萬簽下了小S形象兩年的使用權。這筆費用在當時十月媽咪的年銷售額只有4000萬的情況下,占比將近10%,而在當時同行業中的營銷費用比例是很高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