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H&M屢現質量問題 工商部門將加大處罰
市工商局前天公布的針對快時尚類服裝的抽檢結果中,20多個知名品牌集體落馬。記者昨天走訪商場后發現,部分問題產品仍未下架。
ZARA、H&M,ESPRIT、SCOFIELD…… 此次被點名曝光的品牌多達20幾個,其中不少都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盡管ZARA的兩款不合格的短褲及夾克經過整改,已復檢合格,目前仍在正常銷售。
而與ZARA齊名的H&M也是屢屢出現質量問題。此次該品牌一款貨號為971231的休閑上衣,因袖縫、擺縫均出現“織物紗線滑脫”,被檢測為紕裂不合格。在中山公園龍之夢的H&M店內,記者沒有找到這個批次貨號的產品,一名銷售員告訴記者,這個批次的貨已進行下架處理,
我昨天已經看過了,這個批次的貨,我們這邊沒有,按照公司的政策我們已經統一返回去,統一處理了。
除了ZARA、H&M 等“黑榜常客”,ESPRIT、SCOFIELD等中高端品牌這次也被曝質量不合格,其中,ESPRIT貨號為CEC111F的女褲目前仍在銷售。ESPRIT的客服熱線工作人員稱未接到下架通知,
我們現在這款商品還沒有下架,也沒有接到通知說此款商品有問題。記:您指的通知時哪里的通知?客服;是上級通知,所以不能保證門店是否有銷售。
其實,這不是ZARA、H&M第一次上黑榜,就在去年,北京市消協對首都各大商場的休閑褲進行隨機抽檢。結果,包括ZARA在內的眾多知名外國品牌都被檢出虛標含量、甲醛含量超標、色牢度不合格等嚴重問題,不合格率接近四成。當時就有媒體評點說,在同一個國家被質監部門三年“點名”七次,換作任何一個品牌,且不說能否繼續立足,至少會產生點像樣的危機感。反觀ZARA,卻是一副默然的態度,實在令人不解。
而去年,就在ZARA休閑褲被爆質量問題的同時,H&M的童裝也登上了國家質檢總局不合格產品名單。ZARA、H&M為何屢次“犯規”,卻依然能“俘獲”中國消費者的心?有同行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它沒有競爭對手,中國消費者買它的賬,所以它根本不在乎質量和信譽問題。”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很多國外品牌生產商都知道中國的‘游戲規則’——中國內地的消費者只關心服裝的款式。所以他們就將重金用于設計,壓低采購成本,使一些為其供貨的服裝廠不得不想辦法“彌補”,摻假問題自然不少。而中國的很多商場在產品抽檢方面也存在著嚴重問題。有記者曾親歷某市一家賣場引入美國一款時尚服裝品牌的談判過程。中國賣場負責人表示,只要美國方面愿意進入,未來其產品可享受免檢待遇,其他所有條件也都可以談。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余明陽教授指出,國際快時尚品牌,如果任由質量問題不斷爆發,那么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不能把產品是快消品作為產品質量問題的借口,管理上的一個系統的問題,對加工企業加工產品的檢測、檢驗、入庫管理都沒有把好關。揮霍中國消費者的信任,揮霍到一定程度,消費者就不來了。
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洋品牌質量門事件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用腳投票。
網友潘小姐也呼吁,別讓這些洋品牌服裝騙了我們的錢。
象ESPRIT、SCOFIELD這樣的品牌到國內價格普遍比較高,動輒就5、600,上千,但是他的質量并不過關。特別是他在國外同樣一件衣服質量比國內好,而且價位也比國內便宜,所以對國內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沒有辦法接受的現狀。
對此,滬上工商部門表示,對于屢次出現質量問題的這些企業,將加強監管并加大處罰力度。不過,余明陽教授認為,關鍵還是要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監管部門在加大處罰力度時有法可依,
曝光以后,罰的錢和他贏得的利潤比簡直是九牛一毛。立法方面,今后對品質方面的管控和處罰,應該有更加嚴的東西,要有很好的法律的保障,否則的話,執法部門再查到了,按照相關的法律罰個2、30萬,這個對他們來說太微不足道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