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嬰服裝逾3成不合格 纖維成分問題最突出
廣州市工商局昨日公布今年二季度全市流通領域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商品抽樣檢測結果:100種樣品商品,合格商品有63種,不合格的有37種,其中純標識不合格商品共有7種,實物質量不合格率為30%。甲醛超標、pH值超標、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標準、商品纖維成分含量與標稱含量不符等成為主要問題。
8種商品PH值超標
據廣州市工商局消保處相關人士介紹,廣州市工商局這次監測覆蓋了全市十二個區(縣),抽查了包括商場、超市、專業市場及個體經營店等23家經銷企業銷售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100種,涉及生產企業88家。主要以T恤衫、針織衫、連衣裙、休閑褲等夏季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為主,囊括了高、中、低不同檔次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
抽檢結果顯示,有2種商品甲醛含量超標。甲醛俗稱“福爾馬林”,超標會給兒童的呼吸道和皮膚黏膜產生強烈刺激,造成呼吸系統傷害,并引發各種炎癥。調查顯示,產品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在面料、成品或半成品后整理生產工藝中,使用了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劑或助劑。
商品pH值超標則有8種。服裝產品的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有可能破壞人體皮膚酸堿度平衡,使皮膚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pH值是歷年監測抽樣中出現問題較多的項目之一。本次監測pH值不合格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全部偏堿性。該項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廠家在生產工藝處理中沒有對產品進行充分的中和或水洗。
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標準要求有5種,其中中耐摩擦色牢度有4種商品不合格,耐皂洗色牢度有1種商品不合格。
纖維成分問題最突出
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產品的主要品質指標。其含量問題是歷次監測比較突出的問題,本次監測纖維成分含量的問題最多,共有20種兒童及嬰幼兒服裝不合格。
不合格體現有三種:一是實測的纖維含量與標注值不相符,如標注“滌綸30%、棉50%、錦綸20%”,實測結果為“聚酯纖維48.8%、棉25%、錦綸26.2%”;二是實測的纖維與標注的纖維成分名稱不相符,如標注“滌綸65%、PVC20%、棉15%”,實測結果為“錦綸73.0%、粘纖27.0%”;三是部分商品纖維名稱標識不規范,如出現“竹纖維”等不規范標稱。
據了解,消費者在選購服裝類商品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成分含量進行選購,纖維成分名不副實將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出現該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在購買面料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檢驗措施明確纖維的成分和含量;另一方面是服裝投向市場前,未進行纖維成分含量的檢測。此外,也不排除有部分企業以次充好。
此外,還有2種商品縫紉強力不符合標準要求和18種商品標識不符合標準要求。
據介紹,廣州市工商局將針對本次監測結果,開展兒童服裝及嬰幼兒服裝專項執法行動。一是對經銷不合格商品的經營者進行處罰,并監督其做好對不合格商品的退換貨工作。二是加大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銷售網點的檢查力度,特別對此次抽檢問題較突出的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予以重點檢查。并對抽檢判定不合格的同品牌、同類型的商品全市范圍內下架,直至生產企業整改完畢并重新通過質量檢測才予以上架銷售。
不合格商品名單(剔除純標識不合格)
消費提醒
慎買有刺激性氣味服裝
廣州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要看產品及其包裝上是否有使用說明(即產品標識),請消費者盡量不要選購無使用說明的服裝。打開包裝檢查產品是否有影響外觀的表面疵點,在接縫處可用手拉一下是否脫縫,縫線是否有脫散,扣子和裝飾性的小物件是否縫制牢固等。聞一下產品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是甲醛含量高,選購時需慎重。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購買純棉等透氣性好的產品,面料應以淺色、手感柔軟為宜,買回去后最好先洗一下再使用。購物后保存相關票據,以防出現消費糾紛時作為退換貨的憑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