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為何生命力不"堅強"?
關于電子商務協會的高級專家和空間網的CEO,團購相關的問題被問及很多,也談論和觀察分析很多,而且空間網本身也已經和QQ團購、拉手網、58團購、F團、美團等達成了戰略合作。畢竟一兩年就能夠發展到如此地步,著實是個好生意,讓資本趨之若騖,興奮莫名。
只是隨著2012臨近,這種興奮在拉手網IPO失敗之后逐漸變成恐慌,這種恐慌不是來自于團購網站何時盈利,而是沒有新的資本接盤,自己的投資沒有了套現渠道,于是要么裁員減少損失,要么干脆宣布倒閉至少還能收回一些投資。為什么團購網站會被資本如此看中是個大機會,但又為什么會發展這么快,而死得這么猛呢?
我認為,首先是和線下結合的巨大消費市場和消費習慣轉移,僅電影票和餐飲這兩項那就是幾萬億的市場份額,聽起來都讓人心動得想馬上投身到滾滾的團購大軍去,市場誘人啊,別說千團大戰了,億團大戰在2009年都會有人說在中國絕對可以有,而且是必須有。
其次就是運營成本低,特別是技術投入小,看看團購站那最初的樣子,一周甚至一個通宵就能搞定。運營更簡單,招業務員談下來的餐飲和電影院,掃街式發展,低低薪高提成,開干。
最后是營銷成本,團購正熱議,隨便做得早點的團購站都會被各路媒體和神仙們關注,營銷成本那是相當地低,加上CEO會炒作、媒體資源好一點,那根本就是沒啥成本。所以你們會發現,團購站最多的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地方只能是北京總部的分站罷了。
團購之死到底有哪些因素呢?第一,技術門檻低,門檻一低,規則和規范就無法建立,競爭也變得無序,后果可想而知;第二,看似低的運營成本,實際上卻很高,人力成本人少還好,人一多管理成本就上升,而且還是分站遠程管理,成本就更高了。不像B2C的中央集權制,管理成本比團購低更多。
另外就是CEO本身許多沒有管理幾百人上千人的經驗,這個成本又增加了。中國線下的餐飲、桑拿等消費類型商家連鎖的本身就少,更不要說系統好、流程棒、從業素質高的商家了,商家談判成本也同樣增加。北上廣深消費者去餐館吃飯、電影院看電影、洗浴溫泉頻率還算高的,可是到了二級城市,像鄭州、蘭州這些地方,頻率就變得很低,這些城市的電影院大都30元左右,沒什么談判的余地,除非團購站自己貼錢做,這個成本再次增加……大家開動理性的腦子吧,精明的你們肯定能算得比我更清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