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贏才是以人為本的營銷核心
營銷策略的唯一核心動作就是資源運用。那么到底是誰在運用資源呢?答案是唯一的:是人。
但全世界的誤區是:只把市場上無所不能的神,結果就是根本沒有把自己算做一個人。
幾乎全世界的企業都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想法,但所有這些想法,目前看來都是虛偽的。尊重人才,尊重所有員工就是“以人為本”了,這就是現代管理對“以人為本”的理解;尊重客戶,尊重所有消費者,這就是現代銷售和所謂的營銷對“以人為本”的解釋。人其實也是有三個維度的,除了“你”和“我”兩個維度以外,還有一個維度叫做“他”。你自己贏是獨贏;你和我贏,那叫雙贏;你和我還有他都贏,才是真正的共贏。真正的營銷要的就是這個共贏,講求的就是共贏的“以人為本”。檢驗營銷水平的真實標準就是:看你能把這個共贏的圈子做多大。這個世界上成功的投資者,都是營銷大師,他們對共贏都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李嘉誠先生就是這個方面的經典案例。這個世界上的企業家,大多數對共贏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共贏不僅僅是人脈,共贏是一種心態,所以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企業都不能真正去營銷。
一直以來,管理者和銷售者,對這個“共贏”都是嗤之以鼻的。管理者的信條是:“對事不對人也好,對人不對事也好,我現在管的就是你和你做的事,你不要說他,他殺人你也去殺人嗎?”銷售者的理念是:“不用管我,總之你要贏,我是為了你好。但是,他是不能贏的。開什麼玩笑?他是競爭對手,他贏了,也許你沒問題,我就肯定是輸了。”很有道理不是嗎?對于管理和銷售也許是這樣的,但如果你這樣去做營銷,等待你的只有失敗,因為在缺少維度的情況下,越正確的東西,實際危害越大。這道理其實很簡單:你為了和隔壁鄰居搞好關系,打通了隔在兩家之間的墻,結果不是樓上的住戶掉下來,就是你們兩家沉到樓下去,因為你們住的是樓房,除了旁邊,上下都還有人。
營銷停留在理論層面,你怎麼都沒關系,一旦營銷要動作,這個動作就必須是三維的。從營銷運做的角度,管理必須是三維的,企業和員工的共贏還缺少一個維度,就是顧客價值維度。企業必須與員工和顧客共贏,也就是通常講的市場導向,這個管理者都能理解,只不過很多企業一談以人為本,就不拿顧客當自己人了。說的更難聽一點,根本就沒把顧客當人,所以他們都說:顧客是上帝。
銷售者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的是:怎麼可能跟競爭對手共贏呢?
銷售的目的是贏,銷售贏的方法基本有兩種,一種方法是欺騙消費者,這種方法是滋生假冒偽劣的根源,這是獨贏的銷售;另外一種方法是打敗競爭對手,這種方法是價格戰和所有同質化的始作俑者,競爭對手跟我一樣我就更便宜,跟我不一樣我就模仿。這種贏的背后有一個潛臺詞:一定必須有人因為這個贏而輸。
營銷的目的也是贏,但營銷贏的方法只有一種,獲取最大的共贏。我們的企業很有意思,一提起競爭對手就咬牙切齒,一談起行業又滿懷激情,但事實我們前面已經講過:行業就是由所有競爭對手組成的,你消滅了所有競爭對手,那也就不能算做一個行業了。如何與競爭對手“共生”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事實。中國有句俗話:“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但我們現在的事實是:100個企業構成一個行業,99個企業看起來都差不多。大家不是盡量把別人搞“差”,就是把你自己搞的跟別人“差不多”。你能相信他們這叫營銷嗎?從共贏的營銷心態出發,只有競賽,沒有競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對手。在營銷中,別人得到的其實根本就不是你失去的,就算別人失去了也跟你的收獲無關。
管理強調“管住你”;銷售時刻“防著他”;營銷的關鍵在于“我該怎麼做”。有一個紅衣主教的臨終懺悔是這樣的:二十歲的時候我想改變全人類;三十歲的時候我想改變我的國家;四十歲的時候我想改變我的團隊;五十歲的時候我想改變我的家人;現在我只想改變我自己!改變我自己,這就是共贏的營銷心態!創新對于營銷的重要,目前已經成為了公認的事實,營銷創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要首先改變我們自己,而不是去說服別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