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紡織業寒冬中逆勢突圍 奇招迭出穩步經營
服裝市場對服裝的需求量是遞增的,一個區域的服裝業可以帶動整個紡織業的壯大。
“山西省大的服裝企業有3534制衣有限公司和兵娟服裝廠,都以做制服和工作服為主。山西省幾個服裝廠在業界有影響,但老百姓不知道。”
據了解,目前山西省有二十多家成規模的服裝廠,但都以制服和工作服為主。
“時裝市場競爭激烈,款式變化大,需要養設計人員,生產批量小,承載風險也比較大。我們的服裝企業避開了市場競爭,以求在制服領域做大。山西省只有晉城的森鵝服裝廠具有代表性,市場銷售不錯,百姓間有口碑,每年銷售6000多萬元。”
2006年,位于運城的華雄紡織有限公司在企業家吳榮華考察紡織業市場后,投資上億元籌備建成。隨后,山西兵娟服裝廠成為收購華雄紡織有限公司的三家民營企業之一。兵娟服裝廠創始人為王兵娟,建廠至今二十多年,客戶穩定,一直平穩發展。
運城市還有一家服裝企業翹楚,就是3534制衣有限公司,年銷售額7億元。該服裝廠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以加工軍隊、公檢法制服以及工作服為主。“3534”是迄今為止黃河金三角洲最大的一個服裝產業基地,占地1500畝,一期開發680畝。
沒有創新思路,就注定無法適應經濟市場的大風浪。3534制衣有限公司產業園總經理樊少強為了調整產業結構,目前開始承攬品牌服裝的生產制作,合作方有杉杉、利郎、神鷹、提香等品牌企業,還在計劃和更多的品牌服裝企業合作。
“男裝市場變化小,而女裝市場樣式多變化快,市場風險也大。”樊少強認為多方向多思路發展,是擴大市場提高競爭力的唯一出路,他透露“3534”正在整合運城區域內所有的干洗店,品牌名為“衣家凈”,現已整合了二十多家。
“我們還整合了一家服裝廠,一家水洗廠,一家紙箱廠,爭取在‘十三五’后,產業園達到百家企業。今年,我們總體銷售額沒有降低,反而提升了。”樊少強胸有成竹。
前些年,煤炭形勢大好,供不應求,開個口子挖煤,操作很簡單,不用打市場,賺錢快。政府和企業都愿意賺省勁的錢,趨之若鶩,煤炭產業間接導致了很多其他產業發展滯后。
全球整體經濟低迷,這種經濟環境下,商家投資越來越謹慎。而山西的紡織服裝企業,能在該出手時出手投資轉型,從而規避了市場風險,將經濟利益最大化,不能不說,是晉商把控市場的一種潛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