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紡織業視頻工作會議:立足當下,攜手共進
11月19日,中日韓紡織業視頻工作會議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日本纖維產業聯盟副會長富吉賢一、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副會長鄭東昌等三國代表出席會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產業部處長趙明霞等一同參會。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于今年11月在大阪召開的“第十屆日中韓纖維產業合作會議”,經三方商議推遲舉行。日本纖維產業聯盟提議在今年11月召開三國紡織業視頻工作會議,圍繞“新冠疫情下的紡織業現狀與展望”進行交流與討論,中、韓方表示支持。
會上,日本纖維產業聯盟副會長富吉賢一首先介紹了日本紡織業相關情況。疫情發生以來,日本2020年二季度GDP增長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8.8%,到三季度,GDP增長率在出口需求拉動下實現逆轉,遠超去年同期水平。生產指數方面,纖維產業先于整體紡織業出現回暖,這主要得益于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需求的增加。根據對日本家庭支出情況的調查,服裝和鞋類支出在4月份跌至最低,之后到6月份有短暫回升,6月份之后繼續走低。服裝銷售方面,實體銷售遭到重創,進入二季度后逐漸改善,連鎖店銷售好于百貨商店。進出口方面,上半年日本紡織品對中國和韓國出口持續下滑,下半年開始,出口有所增加,對中國出口不斷回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進口情況,2-5月,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激增,7月份之后,從韓國進口紡織品增速較快。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介紹了中國紡織業相關情況。近年來,伴隨著外部形勢變化及產業自身規模擴大,中國紡織行業發展步入總量增長放緩、深度調整轉型的周期。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行業運行壓力顯著加大。行業生產規模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呈現持續收窄趨勢。出口方面,在口罩等防疫物資拉動下,紡織行業出口實現正增長,服裝出口上半年形勢較為嚴峻,下半年隨著海外經濟重啟,情況有所好轉,到8月服裝出口首度轉負為正。內需方面,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各行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紡織服裝商品內銷持續回暖,網上銷售增長態勢更為良好。中國紡織企業仍面臨需求疲弱、訂單不足、產品價格走低等情況,經營壓力突出。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對行業開展國際合作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行業對外投資進度放緩,上半年對外直接投資額同比下降42.4%。
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副會長鄭東昌表示,新冠疫情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經濟影響比“2008-2009年經濟大衰退”更加深遠,大到國家、行業,小到企業,受創程度不盡相同。全球紡織供應鏈的中斷打擊了整個行業。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韓國經濟情況不容樂觀,國內需求恢復緩慢,出口貿易二季度比一季度下跌16.5%,從三月份起全國失業率不斷攀升。預計在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支持下,2021年韓國經濟情況會有所好轉。韓國紡織業情況,生產指數到二季度跌破63個點,近期有所回升。服裝銷售方面,網上銷售逆勢增長,二季度較一季度增長10%。紡織品服裝進出口方面,今年1-9月,出口同比下降15.5%,其中,對日本出口下降7%,對中國出口下降1%;進口同比下降6.1%,其中,從日本進口下降11.5%,從中國進口下降0.04%。
談到行業未來展望,三方都認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的走勢,也取決于各國的反應以及后續的調整。另外,三方對11月15日中日韓等15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協定》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該協定將給三國紡織業合作帶來利好,特別是在原產地規則、市場準入、貿易便利化、對外投資等方面,一旦協定生效執行,將進一步推動整個區域紡織業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
會議最后,三方暫定將于2021年11月在日本召開“第十屆日中韓纖維產業合作會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