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啟動清理規范優惠政策
今(27)日,重慶市財政局通過重慶市政府網發布消息,重慶啟動清理2014年12月1日之前全市各級各部門自行制定出臺且仍在執行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非稅收入、社會保險繳費、財政支出、財政體制和其它共六項優惠政策內容。
據悉,此次清理時點為2014年12月1日,之前全市各級各部門自行制定出臺且仍在執行的優惠政策,其載體包括各類文件,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協議、備忘錄以及“一事一議”形式的請示、報告、批復和會議紀要等。
清理內容有哪些?重慶市財政局稱,包括稅收、非稅收入、社會保險繳費、財政支出、財政體制和其它共六項優惠政策。如各級各部門超越稅政管理權限出臺的各類免征、減征、緩征稅款的收入類優惠政策,各類與稅收收入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以及其他通過財政支出安排企業及其投資者(管理者)獎勵、補貼的優惠政策。
據了解,政策甄別后分兩類處理,違法違規的政策一律停止執行并廢止。確需保留的政策上報財政部審核后專題請示國務院批準保留的,繼續執行,其余一律廢止。
“近年來,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些地區和部門對特定企業及其投資者(或管理者)等,在稅收等方面實施了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投資增長和產業集聚。但是,一些稅收等優惠政策擾亂了市場秩序。”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有利于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利于嚴肅財經紀律,預防和懲治腐敗,維護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
相關鏈接:
盡管國際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但沈陽市的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了健康發展勢頭。1月16日,據沈陽海關統計顯示,2014年沈陽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972.8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同期增長9.8%。尤其是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迅猛,內資企業出口發展快速,成為去年的新亮點。
沈陽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沈陽市無論從進出口總值、出口值和進口值方面,均呈增長態勢,但從全年4個季度來看波動較大,出口顯現出先揚后抑的趨勢,尤其是三、四季度下降明顯,值得外貿企業注意。在反映對外貿易自主發展能力的一般貿易上,2014年沈陽市的表現良好,一般貿易進出口803.9億元,增長13.4%。
去年沈陽市出口最大的亮點則是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迅猛。對沿途32個國家共計出口126億元,大幅增長17.6%。其中,對東盟出口66.3億元,大幅增長42.1%,東盟已經超越了歐盟成為沈陽第二大出口市場。據沈陽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沈陽市包括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內的內資企業已經成為了外貿出口的主體,占比達到68.3%,這說明沈陽出口外貿主體結構更趨合理。
雖然亮點頗多,但在出口方面也有“隱憂”,如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有下降,分別下降了2.8%和4%。該負責人分析,由于沈陽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減弱,像服裝、家具、鞋類等產品的訂單流失正在不斷加劇。
在進口方面,根據沈陽市產業結構的特點,進口仍以汽車企業和裝備制造業企業占主導。目前高端制造業正在轉型升級,但裝備制造業的核心部件技術仍依賴進口。同時以華晨寶馬為領軍的汽車業發展較迅猛,拉動了沈陽市的外貿進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