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陽商業項目面臨轉型 鞋服行業亟待新發展
近年沈陽商業供應量激增,截至2014年,沈陽商業地產總存量已達到726萬平方米,約為2008年的四倍,預計到2020年沈陽商業地產總存量將達到1227萬平方米,為2014年的1.7倍。
數據顯示,去年沈陽戶籍人口約730萬人,市人均商業面積近1平方米,接近發達國家每人平均1.0~1.2平方米的水平,預計到2020年,沈陽人均商業面積將達到1.6平方米,商業地產面臨過剩。
戴德梁行預測:未來五年內,沈陽將有約439萬平方米的新增商業供應。
今年沈陽商業項目將面臨進一步轉型,租金預期下調。
相關鏈接:
“我們研究城市問題也是和研究農村問題一樣,要拼著精力把一個地方研究透徹,然后于研究別個地方,于明了一般情況,便都很容易了。”毛澤東同志1930年在《尋烏調查》中所說的這段話,在1月21日,被沈陽市委領導重新提及和重點引用,當天,沈陽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市經濟發展狀況大調研正式啟動。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沈陽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腹地,農、工、服務等各個產業的改革發展也面臨著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勢。在這個時候,全面摸清沈陽經濟發展狀況,找出影響制約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提出更具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已成為沈陽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贏得新一輪振興發展主動權的首要任務。
而對于“金廊商業進駐率到底是多少”、“國有企業產能是否過剩”、“職工待遇和薪資水平到底如何”、“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生產生活到底有什么影響”等具體問題,也只有深入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和田間地頭,才能掌握第一手數據,從而真正做到對領導全市經濟發展心中有底、手中敢為。
市統計局副局長李爭時說:“如此大規模的經濟發展狀況大調研,在沈陽尚屬首次。繁重、復雜的調研工作,對每一位成員的工作作風和辦事能力都是全面考驗。調研組的成員們決心發揚‘尋烏精神’,撲下心來,大干一場。”
對于大調研的具體安排,李爭時介紹,與以往通過通訊手段收集企業經營數據等統計方法不同的是,本次調研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帶著研究題目下到一線,親自收集數據,杜絕在原有數據上進行修補。此舉將以鮮活的數字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幫助沈陽找到破解改革難題的有效措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