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補首批已兌付 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召開的通氣會獲悉: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以市場供需為基礎的市場形成價格機制已效果初顯,植棉戶逐步接受新的補貼方式,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目前,中央財政預撥付補貼資金基本發放完畢。
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半壁江山,近半數農戶種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來自棉花。今年,我國正式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在新疆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企業按市場價收購,政府按目標價與市場價價差補貼棉農。
通氣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牛曉萍表示,在新疆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旨在保障農民利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價格形成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根據《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自治區財政按照補貼總額分兩部分發放,其中60%按面積補,40%按交售量補。
為緩解植棉基本農戶的資金壓力,中央財政向自治區預撥付了35億元資金。11月17日,自治區財政部門將這部分資金分解并下發至各地州市。截至12月19日,按每畝191元補貼標準,已向棉農兌付31.38億元,兌付進度為94.4%。明年1月和2月,將分別公布按面積部分補貼標準和按交售量部分補貼標準。屆時,植棉基本農戶將領取到按面積補貼的剩余部分和按交售量補貼的資金。
相關鏈接: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郝建民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新疆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形勢和新挑戰,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搶抓機遇,迎接挑戰,順勢而為,圍繞打造千億元產值園區目標,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的創新驅動發展;努力打造集聚人才技術、科技創新活躍,爭當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區重要支點的引擎。
據介紹,2015年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圍繞紡織服裝城建設,認真研究國家、自治區、自治州相關優惠政策,加大對紡織、織布、印染、成衣產業鏈延伸的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對接服裝加工、織布等項目,力爭完成100億元的招商引資任務。
據悉,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2014年招商引資達279.2億元。面對當前經濟發展的嚴峻環境,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分析當前招商引資面臨的形勢和機遇,科學謀劃,提出2015年招商引資力爭突破300億元。
此前,新疆提出“在南北疆分別建設紡織工業城”的發展構想,圍繞“三城七園一中心”(即阿克蘇、石河子、庫爾勒3個紡織工業城;喀什、呼圖壁、沙雅、巴楚、奎屯、庫爾勒、博樂7個紡織工業園區以及烏魯木齊紡織品集散中心)布局發展新疆紡織服裝工業。庫爾勒紡織服裝城涵蓋紡紗、織造、服裝、粘膠纖維以及其他紡織制品等主體行業和相關的配套行業,以及商貿、旅游,倉儲、運輸等第三產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