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9公斤!新疆長絨棉畝產再創新高
“546.9公斤!岳普湖縣‘新海60號’長絨棉單產紀錄又一次被刷新。”10月30日,岳普湖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朱浩才激動地說,“比傳統長絨棉單產高出近200公斤,每畝純收入增加近1500元。”
10月23日,新疆棉花學會組織專家對岳普湖縣135畝“新海60號”機采棉進行現場產量測定:籽棉平均畝產546.9公斤,皮棉平均畝產183.2公斤。
“這是繼2019年岳普湖縣長絨棉試驗示范田畝產籽棉530公斤后,再次增產,刷新新疆長絨棉高產紀錄。”參與測產的新疆棉花學會副理事長、新疆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棉花栽培專家張巨松說,“2010-2018年,新疆長絨棉年度平均單產300-350公斤,最高也沒超過450公斤。”
2018年,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新海60號”長絨棉在岳普湖縣試種獲得成功;2019年,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獻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華金平、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葉武威對岳普湖縣130畝“新海60號”長絨棉測產:籽棉畝產達530公斤,刷新長絨棉大面積單產紀錄。2020年,“新海60號”種植面積已推廣到800畝。
隨著“產學研”深度融合,新疆農科院經作所的“長絨棉高效高產產業化”和“機采關鍵栽培技術”在岳普湖縣落地,科技人員跟蹤服務,將北斗導航精量播種、長絨棉套種小茴香、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管理及采收等技術集成推廣,種植效益顯著提升。
“獨特的氣候條件、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紡織企業的帶動,讓岳普湖縣成為最有潛力的長絨棉新產區。”新疆農科院經作所副所長、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喀什綜合試驗站站長徐海江說。
據悉,岳普湖縣已將長絨棉產業列入“十四五”重點發展支持產業,計劃2021年在全縣種植長絨棉10萬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運營模式,實現長絨棉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打造新疆又一個優質長絨棉生產基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