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監管創新再推“新四條”
近日,上海自貿區監管創新再推四項舉措:一次備案、多次使用;自動審放、重點復核;引入社會中介機構輔助開展海關保稅監管和企業稽查;自主報稅、海關重點稽核等。“一次備案、多次使用”屬于保稅監管改革,已于8月12日先期在自貿區試行;“自動審放、重點復核”是通關便利化舉措,旨在改變“人工、實時、逐票”的審單模式,低風險的單證可由計算機自動驗放,從9月1日試運行至9月15日,自貿區內相應報關單的自動驗放比率已超過70%;“引入社會中介機構輔助開展海關保稅監管和企業稽查”和“自主報稅、海關重點稽核”兩項,意在進一步幫助企業“自立”,根據目前設想,將設計一個自動報稅系統,讓企業能夠實現自主申報,減少海關“事前”把關的業務量,將更多精力騰挪到事中、事后監管,提高通關效率。
紡織服裝:關注全零售模式 5股可布局
維的風行以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都發生著快速和多元變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社交化已經成為常態,消費者希望通過動態、開放,尤其是連續的多渠道途徑,實現無障礙的不間斷購物。在這樣的變革下,企業需要轉向“全零售”商業模式,能夠重新聚焦于顧客預期,將其作為業務模式的基礎,把供應鏈、營銷和銷售及財務充分整合,而這種模式的的構建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客戶體驗至上: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真正的個性化服務和一體化的購物體驗。
激活大數據:零售商必須借助數字技術,從多個渠道獲取并積累關于消費者的準確數據,奠定無縫零售的基礎能力。
數字化供應鏈:從企業層面出發,與包括門店、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在內的所有供應鏈節點方通力合作,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產品的庫存可見性、有貨率、收益率和交付速度。
績效衡量指標的變革:企業應從全局審視盈虧平衡,重新設計管理指標和激勵措施以推動銷售和提高盈利能力。
更大程度發揮實體店作用:實體店與線上渠道互相支持,使得有更多影響消費者、方便消費者的觸點,滿足消費者不間斷購物的需求。
投資建議.
未來十二個月內,維持紡織服裝行業“中性”評級.
對于紡織服裝企業的投資,我們認為那些較早進行改革,布局全渠道商業模式的公司乃是我們的未來之選。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的公司為:探路者、森馬服飾、富安娜、羅萊家紡、海瀾之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