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茁:談對2013中國服裝行業形勢的認識
在日前召開的中紡圓桌論壇第九屆年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王茁介紹了對2013中國服裝行業形勢的認識。
王茁認為,首先,從市場消費的角度看,現在的市場消費增長速度逐步放緩,銷售進入了一個平緩的增長期,而且這種形勢可能長期存在;第二,未來,服裝價格將趨于性價比更為合理的態勢,即穩定增長,性價比合理。第三,服裝出口處于量少價增的態勢,這是一個利好。
王茁說,總之,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正步入一個調整轉型、創新改變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從做內銷的品牌來看,以往我們跑馬圈地就可以了,中國有世界1/4人口的消費的市場,我們打出一個品牌,做出廣告,生產出產品,廣泛地征集代理商,掛一幅中國地圖,我們在全國各地的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開始插紅旗,等你插滿了,這個量已經很大了。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長期依賴的發展方式。07年,當消費的增長向社會零售總額開始接近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我們傳統增長方式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種改變。那就是要強調終端,強調產品創新,強調商業模式、商業體系、商業原理的創新。比如說現在開始有電商及各種渠道的介入。出口也面臨這樣的轉變,原來我們價格很低,在全世界具備競爭力,現在我們的生產要素到了這個地步,也需要我們在工藝、制作上,包括營銷模式上具備自己獨特的競爭力,來形成一種加工型的品牌。當加工性品牌的大量出現,才能夠達到量少而價增,同時保證出口的穩定增長。
王茁說,當前我們進入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其實最重要一個內容就是我們企業和品牌的國際化,就是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運作。這里面不單單是一個市場的國際化,它包括了資本運作的國際化、市場運作的國際化,包括供應鏈生產、運作體系,包括人才的國際化,產品開發、設計的國際化等等。那么,我們的大型企業,我們50幾家的上市公司要再進一步進行發展,除了原來只在中國各個地方插小旗,占領市場,已經不足以支撐未來資本市場對它的訴求。未來的發展除了練內功、增加產品競爭力、增加內涵式的增長以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走國際化的道路。王茁說,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問題,就是一些記者或者消費者也經常會拿中國的品牌和很多國外品牌比,說了很多,反正就是我們不如人家。其實這里面我們忽略了一個核心問題,我們這里面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國際化運作的問題,就是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銷售,具有全球化的品牌的運作能力、產品運作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對于我們大型知名的品牌集團、知名服裝集團公司來說,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除了增強自身的一種抗風險能力、增長能力、零售增長能力以外,國際化運作也是當前不得不去思考的話題,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好在目前我們有一些成效,比如說我們有很多品牌,像江南布衣、波司登等等這樣一些類似的很優秀的品牌,另外一些優秀的品牌有的已經在世界各地開到幾十家、有的接近上百家的零售終端了,這些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