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員工“聯手”偷走公司萬余雙鞋獲刑
周某是公司的經理,2012年3月,該公司的北京代理商給他打來電話稱在北京有另外一個人在賣該公司生產的鞋子,而且價格遠遠低于正常價格。
由于該公司的鞋子在北京只有一家代理商,周某得知后,立即安排人員對公司存放鞋子的倉庫進行了清點。公司平時做的鞋有登記,一部分運給外地代理商,一部分放在倉庫。
周某一查,發現情況不妙,總倉庫的80個貨號,查了12個貨號就發現少了6000多雙女鞋。而銷售部經理葉某、倉庫出庫記賬員劉某拿有總倉庫的鑰匙。周某稱,平時由劉某負責從倉庫提貨,陳某負責用公司的專用貨車運貨。
同年11月20日,公訴機關以葉某、劉某、陳某涉嫌職務侵占罪對其3人提起公訴。
葉某交代,他在公司負責銷售經營及成品鞋倉庫管理。他稱,2012年2月份,他與倉庫出庫記賬員劉某聊天時,劉某與他聊起其老家建房子缺錢的事,還讓葉某替他想想辦法。那時候葉某因為“炒黃金”虧了不少錢。后來,兩人一合計,由葉某聯系買家,劉某負責交貨,打算偷偷把公司的成品鞋運出去賣掉。于是,劉某找到了倉庫運貨司機陳某,稱陳某幫助將鞋運出去,事后付給他好處費。陳某答應了。
不久,葉某就聯系上了在溫州從事庫存鞋收購的雷某,并與雷某談好以每雙24元的收購價給雷某。
于是,自2月25日自3月5日期間,葉某、劉某、陳某“協作”,三人分九次,名正言順地將公司倉庫的15480雙當季春季單鞋以銷售庫存鞋的名義運出倉庫,賣給了雷某,共計371500元(經鑒定,涉案鞋子價值747160元)。雷某分7次將這錢轉入葉某的銀行賬戶,葉某分給劉某8萬元,劉某拿出1萬元給司機陳某。
葉某以為刪除了電腦的銷售記錄就可以磨滅偷走鞋子的證據,沒想到公司計劃部的電腦里同樣有生產鞋子數量的記錄,每年每款鞋做多少都有登記在案。
法院審理后認為,葉某、劉某、陳某身為公司人員,結伙利用職務便利,將本單位的財務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巨大,其行為均構成職務侵占罪,故對該其三人作出以上判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