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裝已悄然吹響了“品牌之戰”的號角
“7年前我就注冊了商標,一直放著,這回要派大用場了。”近日,黃錦連拿出專業策劃公司設計的一份企業“logo”樣稿躊躇滿志地對記者說,他準備先用3年時間逐步在一些重點城市開出自己的品牌服裝專賣店,然后再找人替自己貼牌加工。
黃錦連是平湖鑫凱萊制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其企業年產值在5000萬元左右,在平湖的服裝企業中規模只能算中等。而他的想法正是當下平湖整個服裝行業的“共識”:平湖眾多服裝企業正從文件夾里“取”出塵封已久的商標,試圖用品牌去搶占曾因專注于為別人“打工”而忽略了的廣闊市場。
84.9%的商標被束之高閣
據介紹,平湖是全國服裝業三大城市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擁有服裝企業2000多家,是全國最大的外貿服裝生產基地。2002年被評為“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但是,“制造”兩字卻實實在在道出了平湖的尷尬:平湖是因制造服裝出名,并非培育服裝品牌而出名。
為什么會如此呢?平湖市工商局提供的一份調查資料部分回答了這一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平湖整個服裝業已擁有商標330件,但在使用的僅50件,商標閑置率達到了84.9%,閑置率居該市所有行業之首。“其實,平湖服裝擁有自己的商標并不算少,只不過大都在閑置著。”有關人士說。
“加工費”賺得辛苦又少
當大部分注冊商標被束之高閣時,平湖服裝企業就只能替別人貼牌加工,賺取微薄而辛苦的“加工費”。然而,90%以上做出口加工的平湖服裝,卻在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變化中,感到有點步履維艱了。
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平湖市經貿局提供的數據表明,2005年全年,全市270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6.5億元,但利潤卻僅為3.2億元,利潤率僅3.3%。
另有當地服裝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銷售利潤率約為2%,中高檔產品的約為5%,高檔產品的約為10%。而截至2005年年末,人民幣對美元較匯改前累計升值2.49%。
這表明,低檔出口產品制造企業2%的利潤也將化為烏有。“而且,服裝加工業是越來越難做了。”平湖一位服裝企業主說,由于平湖這邊人工費用在逐年增長,很多加工訂單已轉向東南亞地區和我國中西部地區。
服裝名城奮起“品牌之戰”
事實上,平湖服裝業也有一些知名品牌,如“瓊·麥勞特”、“亞鑫”、“伴宇”、“悅萊春”等,只不過在全國服裝業中,這些只能算區域品牌,還遠沒有達到全國品牌或世界品牌的高度。
不過,平湖服裝已悄然吹響了“品牌之戰”的號角。像“新軍”中的浙江依愛夫紡織有限公司的“伊佳林”品牌服裝,在今年5月20日晚上,就穿在了參加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開幕式的400多名上海體育健兒的身上,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而“老牌勁旅”也不甘示弱,像針織服裝內銷品牌“悅萊春”的生產廠家就頻頻在國內各大媒體投放廣告,以提高市場知名度;而亞鑫實業有限公司自創的“亞鑫”風衣系列產品獲得第11屆大連國際服裝博覽會“雙十佳”品牌獎、上海國際服裝博覽會金獎,成為國內風衣系列產品中的佼佼者。
所有這一切,都在指向著一個目標——創造屬于平湖人自己的全國品牌甚至是世界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