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株“果桑”落戶重慶銅梁縣
4月30日上午,在銅梁縣侶俸鎮新學村蔬菜大觀園,10多位農民正在忙著給新栽植的優質桑椹大飽市民口福,通過加工增值增收。目前,銅梁首批25萬株果用桑樹已全部落戶蔬菜基地。
果桑食療皆優
銅梁縣是蠶桑生產大縣,桑樹主要以采葉養蠶為主。今年,縣蠶業部門為增加農民收入,引進了優質果桑品種。果桑栽后3年進入桑椹盛產期,畝產可達750公斤,產值在2000元以上。
桑樹所產的桑果又稱桑椹,是集營養、保健、藥用于一的第三代水果新貴。桑果具有補血、益腎、明目、烏發、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種功效,對耳聾眼花、須發早白、內熱消渴、神經衰弱、動脈硬化、血虛便秘、風濕關節痛等均有療效。
“果桑具有市場前景廣等優點,已成為桑產業發展的一個新亮點。”田時銘強調說。
果桑建園有講究
據介紹,桑樹是以遷插的無性繁殖方式移栽,但栽培上也有一定的講究。首先,以鮮食為主的園地,在園地選擇上就要考慮選在靠近城郊或旅游景點的地方,便于游客采摘和運輸。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質肥沃、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生態條件好,并遠離有害污染源的平地或緩坡栽植。
其次,栽植形式上可在平地采用寬行密株或寬窄行栽植形式,緩坡地還可采用等高栽植形式。栽植密度以400—600株/畝為宜。供游客采果的園地,最好采用寬窄行栽植形式,寬行作操作及采果便道,一般寬行2米,窄行1—1.3米。
栽培管理有方法
果桑樹形的養成對產量影響極大。一般養成中干拳式樹形。
養成方法為:栽植當年萌發前,在離地35厘米處剪去苗梢,發芽后選留3根位置適當的壯枝生長,第2年春天發芽前,將所留枝條在離地面70厘米處剪伐,養成第一支干,發芽后每支干選留2根位置適當的壯枝生長,培育成6根壯枝,第3年春天發芽前,將6根壯枝在離地面100厘米處剪伐作為第二支干,即在此處定拳。在肥培條件較好的地方可以一年養成兩級支干、兩年養成基本樹形。
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當桑果快成熟時,應將果桑枝條中、下部較密集的桑葉適當摘除,以加強通風透光,增加桑果糖度。
與葉用桑相比,果桑更應注重施肥質檢。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搭配施用復合肥。在一年四季的肥料施用上,特別要注種春肥的施用質量。春肥以復合肥為主,在桑權地萌發前一次性施入,也可分次施用,在萌芽前施入春肥量的2/3,在3月底再追施一次,數量約占春肥的1/3,促使桑果膨大和提高含糖量。開花后期至桑果轉色前,選擇陰天或傍晚用含量為0.35磷酸二氫鉀進行兩次根外追肥,時間間隔7-10天。
四招防治椹癭蚊
果桑遭受病蟲危害,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影響果品品質。在采用化學防治果桑病蟲時,要按生產無公害水果的技術標準,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確保生產的桑果綠色安全。
危害桑樹的病蟲都危害果桑,椹癭蚊是桑果的主要害蟲,椹癭蚊危害桑果造成桑果畸形,從而失去商品性。主要的防治措施一是結合夏秋季中耕除草及冬耕,使幼蟲翻出地面自然死亡;二是在3月上中旬蟲蛹未羽化前用0.1公斤50%辛硫磷拌細煤渣50公斤處理桑園土壤;三是結合防治菌核病用地膜全面覆蓋地表,可以阻止成蟲出土和防止幼蟲入土,減輕為害;四是在3月下旬成蟲羽化時選用40%的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枝葉,能收到較好效果。
適時采收加工增值
桑果一般在4月下旬始熟,當桑果由紅變紫,果梗由青變黃白時表明桑果已經成熟,時值果品淡季,正好彌補市場水果稀缺的空檔。桑果收獲期在15天左右。桑果不耐儲藏和運輸,成熟后應于每天清晨組織人工采收。采收的桑果要避免擠壓和暴曬。用于市場銷售的桑果要進行人工選擇,用小型泡沫箱包裝運輸。
除鮮食外,也可釀制果膏、果酒、果醬、果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