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歷史名菜:白云豬手
白云豬手是白云山,故名為白云豬手。
白云豬手這道歷史名菜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古時候,白云山有座寺廟,寺廟后有一股清泉,那泉水甘甜,長流不息。寺廟有個小和尚,調皮又饞嘴,從小喜歡吃豬肉。出家后,他先打雜為和尚煮飯。有一天,他趁師父外出,偷偷到集市買了些最便宜的豬手,正準備下鍋煮食。突然,師父回來,小和尚慌忙將豬手扔到寺廟后的清泉坑里。過了幾天,總算盼到師父又外出了,他趕緊到山泉將那些豬手撈上來,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豬手不但沒有腐臭,而且更白凈。小和尚將豬手放在鍋里,再添些糖和白醋一起煲。熟后拿來一嘗,這些豬手不肥不膩,又爽又甜,美味可口。小和尚又驚又喜,此后他不但自己開了葷,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齋。后來,白云豬手傳到民間,人們如法炮制。
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現今酒家、飯店里的白云豬手更注重色、香、味、形,加上五柳料或紅椒絲點綴,色調和諧悅目,食味也更勝一籌。
原料:
主料:豬前后腳各一只(1250 克左右)。
配料:鹽45 克、白醋1500 克、白糖500 克、五柳料(瓜英、錦菜、紅姜、白酸姜、酸芥頭制成)60 克。
制法:1、將豬爪毛用刀刮凈,去掉蹄殼,洗凈后,放入沸水中煮30 分鐘,撈出后,清水泡1.5 小時,取出剖開切塊(每塊重約25 克),再用清水洗凈。另換沸水鍋,放入豬腳塊煮20 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泡1.5 小時,取出再換沸水煮20 分鐘,至六成熟爛撈起,冷卻。2、鍋坐火上,倒入白醋,燒沸后加白糖、鹽,溶后盛入盆中,用潔布過濾,冷卻后,將豬手塊放入浸約6 小時,撈出裝盤,撒五柳料即成。
特點:肉質軟爛清爽,食之肥而不膩,滋味酸、甜、香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