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業發展史(下)
營銷網絡健全
由單一市場向內外市場并重發展
以極具特色的連鎖專賣、專業網點、特色市場為主線,借助加工貿易和跨國零售商的銷售渠道,溫州鞋業構筑了遍布國內外市場的營銷網絡。同時,一批知名企業以統一標識、統一形象、統一價格的連鎖店形式,推出各具特色的營銷手段,如康奈的亮麗工程、奧康的第一品牌工程、紅蜻蜓的鞋文化展、圣帝羅蘭的雕玉工程、麥高的千店成就工程、杰豪的中國紅工程、獸霸的藍海工程,大大提升了溫州鞋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康奈集團率先在全國建立專賣網絡,在全國擁有12家銷售分公司、50個辦事處、2600多家專賣店,從“量的擴張”進入到“質的優化”的深耕細作階段,2006年開始把專賣店開到國外,2007年國外專賣店數量已達到200多家。奧康集團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從連鎖專賣到多品牌經營,在全國設立30多個省級公司、3300多家連鎖專賣店、800多處店中店。吉爾達鞋業在國內設立了28個省級分公司和1700多家專賣店,并在境外建立10多個自營分公司,掌握了外貿經營的主動權。
產業實力突出
由數量擴張向做大做強跨越
溫州鞋業在集聚整合、結構優化中發展。溫州擁有全國最大的鞋都工業園,入園企業200多家。全市10個行政區域中的鹿城區、甌海區、龍灣區、永嘉縣、瑞安縣、蒼南縣均有相當規模的模塊式產業基地,全行業生產總值以年均17%的增速平穩發展,經濟效益居特色行業前列。2007年生產鞋類12億雙,產值約620億元,創利稅34.8億元。
{page_break}
全行業創新管理,積極做大做強,向規模效益型發展,優化了產業結構。制鞋企業已從1998年的63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269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53家。年銷售額達億元以上的制鞋企業由2000年的24家,增加到2007年的達到70家,其中銷售5億元以上的16家。22家企業被考核認定為溫州市“五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17家企業邁入溫州市2007年百強企業??的渭瘓F和奧康集團入選“2007年中國制造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50強”。
為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不少企業以制鞋業為主,多元化投資,涉足金融地產、生物制藥、賓館服務等領域,跨行業、跨區域投資,發展態勢良好,展現出旺盛的活力。鞋類產品出口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量和附加值逐年提高。2007年,出口鞋類5.35億雙,金額24.09億美元,出口額占全市的25%,均價4.61美元,同比高于國內行業56.3%;其中皮面鞋出口0.65億雙,金額6.34億美元,均價9.69美元,高于國內行業出口皮面鞋均價33%。
產業協作體系完善
由產業鏈向服務配套發展
鞋業的發展,拉長了產業鏈,形成由制鞋、制革、皮件3個主體產業和合成革、鞋材、鞋機、鞋楦、鞋模、鞋飾、皮化等配套的工業生產體系,及相關的專業市場,發揮出極強的集聚效應,境內外眾多鞋革配套企業在溫州設點或開設窗口。華峰集團生產的聚氨酯,被溫州鞋業廣泛應用,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產業鏈的發展,催生了“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中國膠鞋名城”、“中國鞋都女鞋基地”、“中國皮都”5大國字號產業基地。隨著中國鞋都的建立,鞋類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東藝公共保稅倉庫、輕工產品舒適度研究中心、皮革研究所、鞋都圖書館、博物館、信息中心、技術學院、文化廣場、展覽公司和設計等服務體系應運而生。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皮鞋分技術委員會落戶溫州。歷經13屆的溫州國際皮革展越辦越紅火,2007年,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企業參展,1300多個展位為鞋革企業搭建了商貿便捷平臺。
營銷網絡健全
由單一市場向內外市場并重發展
以極具特色的連鎖專賣、專業網點、特色市場為主線,借助加工貿易和跨國零售商的銷售渠道,溫州鞋業構筑了遍布國內外市場的營銷網絡。同時,一批知名企業以統一標識、統一形象、統一價格的連鎖店形式,推出各具特色的營銷手段,如康奈的亮麗工程、奧康的第一品牌工程、紅蜻蜓的鞋文化展、圣帝羅蘭的雕玉工程、麥高的千店成就工程、杰豪的中國紅工程、獸霸的藍海工程,大大提升了溫州鞋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康奈集團率先在全國建立專賣網絡,在全國擁有12家銷售分公司、50個辦事處、2600多家專賣店,從“量的擴張”進入到“質的優化”的深耕細作階段,2006年開始把專賣店開到國外,2007年國外專賣店數量已達到200多家。奧康集團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從連鎖專賣到多品牌經營,在全國設立30多個省級公司、3300多家連鎖專賣店、800多處店中店。吉爾達鞋業在國內設立了28個省級分公司和1700多家專賣店,并在境外建立10多個自營分公司,掌握了外貿經營的主動權。
走和諧發展之路
由重企業向分擔社會責任轉變
全行業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創建和諧社會的責任。奧康集團以構建新型勞動關系被授予“2007年全國五一獎狀”。東藝鞋業獲首批“全國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稱號。紅蜻蜓集團獲“中華慈善獎”。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獲“2006CCTV年度三農人物公益大獎”、“中國公益事業卓越貢獻獎”、“中國慈善特別貢獻獎”等稱號。
以人為本,關愛員工,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包飛機送員工回鄉過年,主辦中國農民工春節晚會,提供心理咨詢,免費提供早餐、體檢,配置小靈通和宿舍空調,發放食品津貼等等,這些都是企業為構建更加和諧、融洽氛圍的努力。巨一集團率先在全省民營企業中通過了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體系認證,使企業的用工環境、勞動權益保障、產品環保等均達到國際相關標準。
各企業積極參加扶貧、救災、助學、擁軍、慈善捐獻等活動。2008年,各企業在幾天內,向遭受地震重創的四川災區捐贈3000多萬元的賑災款和物資。
不少企業以關注弱勢群體為己任,出巨資設立慈善資金。力西特集團建立2000萬元“慈善冠名資金”,杰豪集團創立1000萬元“希望工程愛心基金”,華峰集團設立1000萬元“華峰誠志助學基金”,榮光集團設立500萬元“公益慈善基金”。紅蜻蜓集團總裁錢金波向教育事業捐贈2360萬元。巨一集團捐款1000萬元設立慈善基金。奧康集團已向社會捐助7000余萬元,2007年,又啟動創始基金為2000萬元的“王振滔慈善基金會”愛心接力計劃;集團在西部建都,中部建城,既是謀求發展之策,也是響應國家開發西部的號召,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
全行業環保意識逐步提高,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生產方式。在原輔材料的選購上,堅持按綠色環保產品的標準,規范生產。遠東皮革獲“全國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企業”。澳倫鞋業配置國內先進的高效節能多功能焚燒爐,使制鞋廢料全部得到無害化處理,同時該設備還具備聚熱、制熱的功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