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巨大的造富效應 無疑成為多數企業看重的因素
大股東、高管減持套現后,真正把資金投放至實體,乃至投放至自身企業上的寥寥無幾。若不能夠有效管理好這些“四處逃躥”的巨額套現資金,則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脫實向虛”的風險。上市難,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確實,在核準制模式下,企業不僅需要考慮IPO堰塞湖泄洪速度緩慢的風險,而且還需要保持持續更新,且持續滿足上市條件的財務資料狀態,才能夠保障企業成功上市。
“重融資輕回報”,這是A股市場多年來的真實寫照。確實,在中國股市,無論是IPO融資,還是再融資的力度,都是高居不下,深刻影響著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的均衡發展。近年來,輕松破萬億的抽血力度,讓市場倍感壓力,投資者更是很難從股市中分得一杯羹。
過度融資固然可怕,但股市過度融資的背后,還會產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如大股東高管的套現減持壓力、接連的再融資行為以及各種不為人知的利益輸送等。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僅僅3個月的時間,滬深兩市就有超過600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減持套現市值超過300億元。
實際上,對于上市公司頻繁減持的問題,早已得到了管理者的重視。其中,在去年1月7日,還發布了減持新規,擬對大股東、董監高的減持行為給予約束。然而,在實際情況中,減持新規約束力度仍不夠明顯,更多資金借助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完成套現目的。
可想而知,企業從申請到拿到核準批文,需要經歷多少道門檻,上市進程是何等艱巨。但是,盡管如此,企業依舊熱衷于發行上市,試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登陸A股市場的目標。這又是為什么呢?A股市場巨大的造富效應,無疑成為多數企業看重的因素。
縱觀多年來新股上市后的表現,基本上都獲得了不錯的發揮。近年來,雖然存在新股發行監管紅線的約束,但卻間接刺激了新股在二級市場上的爆炒行為,進一步加劇了新股的造富效應。當企業成功上市后,股票價格獲得了很高的估值,而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也因企業上市而實現一夜暴富的目標。
然而,當財富得以膨脹、企業影響力得到提升之際,真正留下來做好實業的企業家,卻為數不多。相反,更多大股東、高管,卻逐步考慮減持套現,更有甚者,還為了提前達到套現目的,而不惜提前辭職擬規避監管約束。
A股上市公司減持不斷,大股東、高管減持套現后,真正把資金投放至實體,乃至投放至自身企業上的,卻寥寥無幾。相反,拿著巨額的套現資金鋪張浪費,乃至借助間接渠道轉移資產的,卻為數不少。與此同時,在當前資產荒、人民幣貶值壓力下,部分資本卻借助大舉投資房地產,乃至大舉囤房,來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
近年來,一二線城市的開發商不惜高價拿地,而其背后的高杠桿風險也是不可小覷的。但與此同時,在這些熱門城市中,市場卻不缺乏富豪投資客,無論是10萬元每平方米的一線樓盤,還是20萬元以上每平方米的一線高端樓盤,依舊被輕松拿下。然而,縱觀這些實力買家的情況,也不乏因大舉套現減持而一夜暴富的大股東、高管。
事實上,在上市公司減持不斷的背后,也離不開股市財富再度分配的過程。然而,若大股東高管減持的力度越兇猛,則股市財富再度分配就會顯得越不公平,普通投資者要想從股市中分得一杯羹的難度也愈發艱難了。
時下,新股發行明顯提速,每周一批次的發行速度,每周約12家的新股獲批,這個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按照這個速度,料IPO堰塞湖很快得到泄洪,但隨之而至的,則是陸續而來的減持套現行為,而一批批大股東、高管,也將會輕松一夜暴富。
中國股市并不缺乏上市公司,缺的是真正干實事,打造百家老店的企業家。提升新股發行節奏,加大股市直接融資力度,本意在于為中小企業開拓更好的直接融資渠道,助企業發展壯大。但在中國股市里,卻把這一好意扭曲為變相圈錢、變相造富,這無疑加劇了股市財富再度分配的不平等性。
由此可見,A股市場頻繁減持套現問題,要及時治理,且必須要從源頭上入手,對部分惡意減持、任性減持的行為,要對其減持行為進一步限制,并設置高額的個稅,大幅提升其套現減持的成本。與此同時,更需要積極引導好資金進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不能夠讓市場變成一個任性提款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