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明年的“春生”行情 A股未來行情被看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7年中國經濟定調為“穩中求進”。股市也不能例外。本周,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和創業板繼續收出周陰線,周K線四連陰。從11月29日見頂3301點,結束“秋搶”行情之后,市場已連續調整4周,至本周的最低點3084點,跌幅達6.8%。看起來跌了很多,但實際上,遠不如往年“秋搶”結束后的調整幅度。
1、利空不斷
每年年底前,管理層都會針對市場實際情況,強調防范并化解金融風險,清除一批風險點。
今年12月以來,A股除了受到了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至7元關口的外在利空沖擊之外,還經歷了一系列內在的利空打擊。如管理層嚴厲抑制險資舉牌潮,萬科從25元大跌到20元;國海證券近200億國債代持違約風波,導致數十家金融機構資金鏈緊繃;錢荒,債市去杠桿,招財寶私募債違約等,使市場一度籠罩著十分緊張的氣氛,甚至有人擔心存在著再爆發一次股災的風險。
目前,除了萬科股價還有下跌空間,對深成指有一定殺傷力,以及招財寶違約有待解決外,其余的利空已基本化解。
這表明,經歷了20年前的國債期貨3.27事件,經過了去年的罕見股災,政府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中國經濟和金融實力今非昔比,市場對風險的承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機構結賬
每年12月,都是機構年終結賬月。12月20日是銀行結貸日,很容易導致企業和金融業的“錢荒”。12月25日是上市公司結賬日,年初所拆借出去的資金、委托機構理財的資金、市值管理資金、資管項目資金等,都必須從股市收回及時到賬。本周五股市下跌,正是這個原因。
下周是2016年最后一個交易周。私募基金、代客理財機構、資管產品等,仍有年終結賬、抽取部分現金的需求。因而,下周是年內市場抽資壓力較大的一周,市場將面臨最后的考驗。當然,年末公募基金為了爭排名,也有拉升倉位市值的需求。
3、縮量震蕩
時值年底,經過連續4周的陰線,市場獲利籌碼被大幅清洗,指數和股價水位降低了200多點,因此市場的拋盤會逐步減少。
而明知機構要年終結帳,市場的買盤也必然十分謹慎。往往是拉開距離承接,甚至在超低價位承接,致使成交量不斷萎縮。如本周最低日成交量已降到了3843億,僅是11月29日3301點時的6898億的一半左右。不排除下周還會有地量出現。
縮量必然伴隨著震蕩加劇,使市場漲跌無常。如本周二擊穿3100點平臺,考驗半年線3089點;周三高開高走,收出中陽線至3137點收盤;周四沒有出現黑周四,而是繼續小陽,收在60天線3139點;周五卻低開低走,再次考驗3100點。日K線排列則是橫向整理,呈現筑底特征。
4、指數分化
目前市場有四個主要指數: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今年以來,四指數都收出了陰線,但出現明顯分化:上證指數從 3539點到 3110點,跌幅12.13%;深成指從 12665點到10199點,跌幅19.48%;中小板從13493到11480點,跌幅15%;創業板從2714點到1964點,跌幅27.64%。
進入“冬播”時段,四指數仍然出現分化。上周四指數分別跌 3.41%、 4.13%、 4.49%、4.82%,本周又分別跌 0.39%、1.41%、0.73%、1.71%。
由此可見,上證指數至始至終走勢最強,而深市三指數走得較弱,其中創業板走得最差。并且,導致四指數分化的因素非但年末無法扭轉,甚至明年也無法扭轉,反而還將進一步加劇。個中原因,我在上周已有詳述,不再重復。
認清指數分化的原因和趨勢,有助于在來年行情中,選對指數、選對市場、選對板塊、選對個股,以便爭取更好的收益。
5、熱點預演
面對結構性行情特征越來越明顯,新一年度的市場熱點,往往在上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已給出了方向。并且,新熱點在“冬播”時段就會提前預演。
這兩周,廣大投資者應該已從盤面,從資金卡的盈虧與指數的差異中,清晰地看到明年新熱點的雛形。
一是受政策與改革預期支持、且估值在合理范圍的周期性板塊。如與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PPP、債轉股、軍工等相關的概念股。
二是國企改革概念股。央企改革股中,重點選七個試點領域的混改概念股。地方國資改革股中,重點選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尤其是盤子中等偏小、股價相對較低、讓殼借殼可能性較高的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
三是大消費概念股。特別是受新技術、新模式影響的類別,主要在醫藥、TMT、教育、物流、食品飲料、家居等與消費相關領域的個股。
盡管在“冬播”時段,預演的新熱點板塊和個股會出現震蕩反復,那或是因為大盤指數的大幅震蕩,主力順勢而為做波段;或是主力機構通過打壓股價以便獲取更多的廉價籌碼,或是因為不同機構在互相爭奪籌碼,或是因為大戶在頻繁做差價。
但是,只要是符合明年新熱點的個股,只要此前已連續出現價升量增和價跌量減的情況,持股成本上了新臺階,那么這些新熱點的個股,往往在明年“春生”行情中會更具有爆發力。
6、后市研判
因為確保穩增長,深化供給側改革,更好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實現債轉股,大力推進國資改革,加大股權融資,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等艱巨任務,每一項都離不開有一個健康、穩定、繁榮的資本市場。又由于劉士余主席的“今后會好消息不斷、好戲連臺”言猶在耳,至少有1000億以上的養老金將進入股市,對吸引社會資金具有乘數效應。因此,看好明年股市是有充分理由的。
又鑒于今年年初因熔斷機制的失誤,多數機構和投資者一開始就虧損了20%。自劉士余主席上任后,以“穩定”為己任,用“千斤頂型”走勢,以百點為單位將大盤重心逐漸往上抬升。在2800點平臺上收盤了41天,在2900點平臺上收盤了57天,在3000點平臺上收盤了54天,3100點平臺上收盤了33天,3200點平臺上收盤了20天。
也就是說,大盤在3000點上方停留了107天,以平均每天5000億成交量計,總共成交了54萬億,等于把38萬億的流通市值換手了1.4遍,把15萬億的實際流動市值換手了3.6遍,使整個市場的平均持股成本都提升到3000點以上。3000點的支撐,可謂堅如磐石!
從技術上看,目前日KDJ指標已處于底部,周KDJ指標處于50以下的中低位,再調整一兩周(即1月10日左右)便可到底。這就使得人們對今年跌了450點、滿市場都是虧損者的股市,明年“穩中有漲”抱有良好的預期。
從國資委和發改委推出的7大領域、7個集團的央企混改試點,以及各地方國資改革都已完成了部署來看,可以相信,明年這類具有相當指數權重的國資改革股將上演大戲,行情會此起彼伏、持續不斷。明年上證指數進入3200點—3500點新箱體運行,將是大概率事件。
這就給廣大投資者對明年A股有了良好的憧憬,年末進一步堅定了持股信心。
我認為,下周大盤仍會有下探動作,再次考驗半年線3089點的支撐。做最壞的打算,在年線3027點上方,也應該有極強的支撐。如果能到達此位置,投資者就可以選好明年新熱點個股,大膽抄底、全線滿倉,完成“冬播”,等待明年的“春生”。
年末收盤指數,應該在3100點上下不遠處。但是人們無需為收年陰線而感到悲觀。今年能夠繼續贏利,固然值得欣喜。即便虧損,只要你的資金卡跑贏了大盤指數就該滿足。
既使今年尚未跑贏大盤,但只要有充分理由堅信,你手中的停牌的或尚未停牌的重大重組個股明年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同樣可以心安理得,信心滿滿。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