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開盤漲跌互現:指數先抑后揚概率較大
就當前市場環境來看,經濟的平穩運行確實為指數提供了有力的下檔支撐,但另一重要驅動因素流動性環境已然出現變化,短期內資金面趨緊的態勢難以緩解。受各種消息影響,上周滬指跳空低開一度回探至30日均線,隨后逐步企穩回升。本周將迎來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考慮到目前市場已普遍存在加息預期,這一事件對A股的影響將相對有限。不過,由于市場還不具備實現反轉的內生性動力和外部利好提振,預計本周市場將保持震蕩整理的走勢,核心震蕩區間在3240點-3190點之間。
隨著深港通開通,利好兌現后資金已存在一定的獲利了結意愿,而金融監管力度加碼、流動性環境趨緊以及外圍市場不確定性等因素襲來,上周市場出現波動也在意料之中。而從盤面表現來看,仍有兩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一是市場風格并未在整理中發生轉變。從石油石化、家電、零售,到銀行、建筑,場內熱點主要以存在補漲要求以及受利好提振的低估值藍籌品種為主。權重藍籌的輪番活躍雖然起到了較好的護盤、提振指數的作用,但從量能角度來看,在流動性環境趨緊、增量規模有限的當下,其持續上行所需的量能規模難以得到滿足,不利于指數反彈的進一步展開。
另一點則是場內存量資金博弈特征明顯。除補漲的低估值藍籌外,上周市場也不乏賽馬、股權轉讓、新零售、高送轉等主題概念的活躍。但多數熱點沖高后量能釋放有限,進一步上行動力不足。與此同時,大中小市值也一直保持著分化走勢,做多熱情未能在個股和板塊間實現有效擴散。特別是在權重藍籌走強的同時,中小創品種往往以疲弱表現予以回應,資金擠出效應的存在也反映出當前市場增量不足,僅靠存量騰挪。這雖然從一定程度保證了場內熱點不至于缺失,但熱點持續性不佳也削弱了市場的賺錢效應,加大了資金操作的難度。
筆者認為,目前A股市場正處于內有資金面趨緊、監管趨嚴,外有歐美不確定性加劇等因素交織的復雜環境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場內外資金參與的意愿。結合技術面觀察,滬指上周對20日均線失而復得,以及尾盤小幅放量的表現,顯示短線指數存在繼續沖高的動能。不過,上周初形成的下跳缺口遲遲未得到有效回補,同時10日均線和前期3240點一帶整理平臺已重合,多個技術指標壓制將對指數反彈的空間形成限制,短期內市場仍有繼續整理的要求。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可輕倉參與尚處于底部的低估值藍籌的短線交易性機會。
進入第四季度,歷年的年報行情炒作大戲進入緊鑼密鼓期,其中的重要分支高送轉行情頗為惹眼——國慶節后,高送轉潛力股掀起普漲浪潮。高送轉歷來是A股的一個熱門話題和炒作焦點,不管是在牛市還是熊市,高送轉股票都會得到大幅炒作,且在歷年的高送轉炒作中都不乏漲幅翻倍的個股。高送轉處于天時,地利,人和,高送轉行情即將爆發爆發,從目前到年底,死磕高送轉,這里是年底最好的賺錢機會,高送轉將成翻倍股集中營!
消息面上,政治局會議:釋放六大信號,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證監會:取消保薦機構“犯錯”在審IPO“連坐”規定;茅臺年關突發“限供令”,酒企或將現漲價潮;全球快遞巨頭試用電動三輪車我國快遞“老大難”問題待解;美聯儲加息板上釘釘但更大的問題還在后面;中國正北方-正南方開啟“旅游+鐵路”新模式;大數據創新發展大會將召開 將利用大數據精準扶貧;海外投資論壇南下深圳助投資者拓寬國際視野。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