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資金開始瘋狂涌入新興市場
今年迄今為止,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并未導致資金大舉流入。反而導致歐洲股票基金贖回量本周升至61億美元,且日本ETF基金同樣面臨資本逃離。
正如美銀美林此前報道的那樣,美銀美林7月基金經理調查報告顯示,歐元區三年來首次出現資金大舉流出,而日本則是三年多來首次。
美銀美林表示,截至7月20日當周,流進并買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資金凈流量觸及有史以來紀錄高位。精確地講,資金凈流入49億美元。較兩周前錄得的紀錄高點高出逾10億美元,表明貝萊德此前預期的世界資產類別的“大遷徙”正在急劇加速。
投資者蜂擁至新興市場債券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已刷新其兩周前創下的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美銀美林援引EPFR Global的數據表示,在同一周,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達47億美元,創12個月來最高水平。鑒于相較于美債趨平的收益率曲線,新興市場主權債的實際收益率高企,該數據表明
投資者正忽視類似上周土耳其未遂政變所曝露的政治風險,即使是投資者咬著牙不得不這樣做。
鑒于發達市場上負收益率的債券日益增長,全球對收益率的追求正緊鑼密鼓地展開,這部分解釋了為什么貝萊德的基金經理表示,風險較高的市場將成為資金逃離低回報市場之后的目的地。
負收益率債券表明如果投資者將債券持有至到期日,就一定會虧損,然而部分投資者愿意在全球動蕩之際,換取此類債券帶來的安全感。
這些負收益率的債券讓其他投資者傾向于新興市場的風險,從而促使新興市場資產類別擺脫了持續三年的熊市。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出現以下的狀況:自英國6月份公投以來的表現最佳的部分債券是薩爾瓦多、蒙古和贊比亞發行的美元債券。
英國公投的結果是促使收益率變得稀缺的一個重大因素。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資金幾乎與流入債券的資金相等。
本周早些時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將新興市場固定收益資產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表示新興市場正成為“矬子里面的將軍”。分析師表示,相較于發達市場來說,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正趨改善,而且此類資產類別能夠帶來還不錯的總回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