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黑客盜刷銀行卡的攻擊要如何防備
重要的芯片銀行卡應放在有屏蔽功能的卡套里,一張薄薄的錫紙也可以起到隔絕信號的作用。對來歷不明的消息不要輕信;對個人信息不要泄露;轉賬之前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小心。
觀眾排隊通過一道“安檢門”,姓名、身份證號、銀行賬戶、賬戶最近交易資料、賬戶結余金額都出現在前方的屏幕上,這個“安檢門”模擬的是現實生活中黑客盜刷銀行卡的攻擊。
這是第三屆首都網絡安全日上讓大伙兒特別震驚的一個場景。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網絡安全工程師許傳朝表示:“通過這套設備可以不接觸讀出我們銀行卡的所有信息,意味著在這個系統(tǒng)面前,所有信息是透明的。用類似的設備,在地鐵、公交車上跟你擦身而過,就能把你的信息讀走,不需要跟你做任何接觸,在大約15厘米以內的距離就可以讀走。”
他提醒說:芯片銀行卡用戶,重要的卡片應放在有屏蔽功能的卡套里,一張薄薄的錫紙也可以起到隔絕信號的作用。
以“網絡安全同擔,網絡生活共享”為主題的中國“首都網絡安全日”4月29日在北京啟動,將持續(xù)至5月1日。在網絡安全成為國家戰(zhàn)略,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更加廣泛的背景下,“首都網絡安全日”正在吸引更多的政府部門、網絡安全企業(yè)和普通網民參與,形成“全民關注”的“同心圓”。
“偽基站”“木馬”“釣魚”……在現場,即便是一些上年紀的網絡用戶,談到互聯(lián)網安全時嘴里或多或少都會冒出一些這樣的“新詞”。北京市公安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警方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9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0余名,通過技術攔截、布控止付等措施為群眾止損6億余元。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由于手法不斷翻新等種種原因,電信網絡詐騙仍然是互聯(lián)網安全的一個重要威脅。
北京警方在“首都網絡安全日”活動中推出“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體驗展”。“這至少是北京警方第一次深度解析電信網絡詐騙的大規(guī)模的宣傳體驗展覽。”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wèi)總隊現場負責人陳燁說。
在展覽中,警方借助技術手段和社會工程學原理,對“偽基站”“木馬”“改號軟件”“詐騙Wi-F i”等7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法、背后利益鏈條、發(fā)展趨勢等進行深入剖析的同時,還提供體驗平臺,讓市民可以親身體驗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作案的過程。
“原來感覺這些騙子能知道事主的各種信息甚至是想法很‘神奇’,體驗以后才發(fā)現,他們是用了社會工程學、心理學等手段‘套’出了我們的秘密。以后再接到陌生的電話,無論他們說什么我都得長個心眼,不能輕信。”參觀展覽的市民林先生說。
陳燁用簡潔易懂的話提醒大家:一、對來歷不明的消息不要輕信;二、對個人信息不要泄露;三、轉賬之前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小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