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解讀:需要認清本輪反彈行情的性質
上證指數創出2638.30低點,成為目前階段性的調整新低。然而,經過了歷時一周時間的春節長假之后,節后的A股卻出現了持續回升的走勢。截至今年2月18日,上證指數節后漲幅達到3.60%,深證成指節后漲幅達到了4.58%
然而,對于節后市場的開局表現,卻出乎了市場的一些預期。實際上,從內外部因素來分析,支持本輪市場的反彈行情,主要存在幾方面的因素。
其一、外圍市場呈現出先低后回暖的局面,為節后股市回暖創造出較好的外部市場環境。
其二、受益于春節長假期間離岸人民幣大幅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節后開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即期匯價漲幅創出了05年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隨著匯率市場的穩定,實際上也容易把這一穩定因素傳導至國內股票市場,成就了節后股市回升的局面。
其三、央行貨幣放水意味濃厚,其中16年1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達到2.51萬億。與此同時,M1、M2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8.6%和14%,而超預期的數據報告也引發了貨幣放水的預期,甚至成為了節后股市回升的導火索。
對于目前的A股市場,市場的神經還是相對脆弱,而支撐股市持續回升,不僅需要有外力的支持,而且更需要有內部市場環境的持續穩定作為強有力的支撐。顯然,對于“大病初愈”的A股市場,投資信心仍需要有一個逐漸修復的過程,而此時若把反彈行情看成是大反轉行情,或許時機還不夠成熟。
時至今日,A股再度回升至2850點之上,且再度重返2850至3000點運行區域之內,這也意味著市場的運行臺階得到了抬高。但是,鑒于上述支撐近期股市上漲的理由,或許仍需要得到進一步的驗證。換言之,我們不能因為部分超預期的單月數據也盲目樂觀看好后市行情。
其中,鑒于第三點因素,實際上多年來A股市場已經形成了貨幣政策的長久依賴癥。
然而,從最新的數據顯示,M1以及M2等核心數據均出現了超預期的表現。但是,在當下市場經歷了“去杠桿化”“去泡沫化”的進程之后,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轟轟烈烈的上演,實際上暗示出貨幣政策再度大幅寬松的可能性并不大。由此可見,針對當前貨幣數據的超預期表現,實際上也不宜過分解讀,而目前經濟“加杠桿”的風險還是不可小覷的。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來思考,實際上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中,市場環境“由牛轉熊”,股市上漲的性質卻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從市場技術角度的層面分析,多以半年線作為股市的牛熊分界線。但同時亦有不少投資者熱衷于以年線作為牛熊分界線的參考指標。但是,對于當前的市場,無論是用半年線,還是用年線作為牛熊分界線的參考,都幾乎失效。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當前股市已經完全陷入熊市的行情之中,普通投資者已然不能夠用牛市思維來分析當前的上漲行情。
事實上,在熊市行情中,其反彈力度會顯著疲軟,甚至出現反彈越來越弱的跡象。與此同時,對于目前的市場而言,至今仍未走出3000點下方的“雷區”。然而,對于疲憊不堪的A股市場來說,在3000點下方運行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觸發更多的系統性風險,而股市可否走出“雷區”,不僅需要外力的推動,而且更需要內部持續穩定的環境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再者,目前股市仍然離不開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市場環境,新增流動性涌入預期不足以再度引發股市的走牛。
實際上,對于A股市場而言,經歷了之前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化”“去泡沫化”的過程之后,目前市場基本釋放出較多的泡沫,而市場也基本完成了價值回歸的目標。
但是,對于當下的A股市場,基本處于“大病初愈”的狀態,而此時市場再度重啟牛市,可能需要重新激活新增流動性的涌入熱情,乃至重新把之前清理的高杠桿工具逐漸激活起來。顯然,這樣的做法已經與上層的意志背道而馳。或許,對于目前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A股市場,能夠維持碎步上行的格局,已經是較佳的結果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