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走勢再次牽動人心
如果說從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開始,直到2015年12月建立人民幣指數,其間人民幣走勢帶有鮮明的政策烙印,并且為人民幣匯率建立了一個新的貨幣籃子錨,那么,2016年元旦前后,新一輪的人民幣匯率走低則帶有疾速釋放風險的恐慌痕跡。
2016年1月5日早盤,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創逾四年半以來的新低,較前一日下跌137個基點,為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挫。此前一天即1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跌96個基點,突破6.50關口。離岸市場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全天下挫近700個基點,跌破6.6。
此前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雖然會維持弱勢,但仍處于可控的范圍之內,尤其在加入SDR之前,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總體下行、但雙向震蕩。可此后人民幣從中間價到離岸市場一路下跌,同時還伴隨著股市重挫、資本外流等現象,顯示形勢比較嚴峻。
看空預期如果一直累積,對市場的傷害會較大。匯豐銀行分析師預計,2016年歐元日元走勢將強于美元,而人民幣對美元恐將進一步走軟。
風險持續累積,但總體還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引用招商銀行分析師萬釗先生的數據,2013年初以來,其他新興經濟體陸續遭遇了嚴重的貨幣危機,而人民幣則是新興經濟體中表現最好的貨幣。
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給了人民幣非常廣闊的彈性波動區間,但這也意味著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是很難實現的。
2015年中,花旗銀行與法興銀行等依據IMF的標準計算,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還算合格,但也不算特別充裕。此前,有機構猜測中國央行除了動用大型銀行穩定匯率外,已經學到某些國家動用掉期等手段維持貨幣穩定的方法。
動用掉期并且在特殊時刻使市場大漲或者大跌,絕對是目前防御戰中的重要手段。當然,現在還不是反攻的時間,只是防御戰中打游擊的時刻,可以偶爾出擊繳獲一些“敵軍”的彈藥。
2015年12月28日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25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87,較2014年年底升值0.87%,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分別上升1.61%和下降0.07%。而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2014年底升值0.94%,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分別升值1.71%、下挫1.16%。
從中可以看出,貨幣籃子中不同的貨幣權重對人民幣匯率非常重要,根據CFETS貨幣籃子和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還在穩步上升,這意味新興市場與暫時下行的發達市場貨幣成為了穩定的基石。
雖然有機構看空人民幣,雖然新年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的跌幅大于主要海外資本市場,但央行在第二天依然公布了更低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原因就在于中國已經掛鉤了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不想再為美元埋單。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民幣對美元走弱的勢頭可能暫時不會到頭。
如果說中國經濟存在風險,那么主要風險當然是來自內部,首先是3萬億元外匯儲備到底能不能維持貨幣穩定;其次是資源配置能力。目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政府仍然掌握著最重要的資源配置權,如果政府的資源配置效率不能提高,那么穩定經濟可能收效不大,其中也包括維持貨幣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