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響應了劉強東打假“一個人” “外掛”到底如何?
打假、打假、打假......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然而“阿里請來外援打假”的新聞飯酔分子差點錯過了。情況是這樣的: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任命蘋果公司前法律顧問馬修·巴西爾為集團副總裁兼全球知識產權執法主管,任命于2016年1月生效。阿里巴巴此舉旨在打擊其平臺上的假貨和保護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
來自騰訊的新聞介紹,巴西爾此前曾在蘋果擔任高管,幫助該公司打擊盜版iPhone和調查侵權等事務。巴西爾也曾在美國輝瑞科研制藥公司(Pfizer Inc)擔任全球安全副總裁兼副首席安全官,期間主要負責輝瑞公司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大規模的犯罪活動調查、人身安全與危機管理等業務。在加入輝瑞 之前,巴西爾在蘋果公司擔任美洲地區高級總監兼知識產權執法事務法律顧問,主要職責包括建立和監管復雜盜竊、詐騙、泄密、威脅和網絡犯罪的調查項目,以及 制定并執行蘋果公司打假相關的民事、刑事和行政事務。此外,巴西爾也曾在美國司法部擔任計算機犯罪相關事務的檢察官。
這么看來,阿里請來了的“外援”巴西爾算得上一位打假“高人”。記得前面京東CEO劉強東說過,“阿里打假只要一個程序員就能管好”。恩,馬云積極響應了“一個人”,所以挖來了巴西爾。不過,馬云也說過,“說淘寶假貨多的人基本沒在上面買過東西”,隨著“外援”巴西爾的明年1月份到位,如果效果顯現,那么證明那要前面說的那句話是錯的了。
阿里在2014年9月赴美上市后,馬云已將其定義成一家全球性公司,于情來說,打假要對得起中國消費者,于理而言,打假也是對美國投資者的負責。
“假貨是全球電商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們正竭盡全力解決并與之斗爭,”阿里巴巴在給路透社的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集團將“繼續與有關政府、品牌和銷售商一道努力”,致力于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假貨,維護市場的誠信。
我們看到了,阿里一方面積極游說美國政府,避免再入“惡”名單,另一方面請來“外援”巴西爾牽頭打假。然而打假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切切實實的行動,而近一年阿里打假行動也頻繁高調起來。
阿里與工商總局撕逼之后,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資深總監倪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里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超5000人的“打假”團隊,每年用于購買和鑒定假貨費用超億元。
我們未成見阿里證明承認淘寶、天貓假貨頻繁,不過“打假”已然成為阿里越來越重視的問題。一方面,電商平臺假貨問題頻發,就連號稱“100%正品”的唯品會也出現了假茅臺,而淘寶、天貓本來就假貨問題存在已久,特別在跨境電商火起來后,假貨問題愈發嚴峻。另一方面,阿里來自美國方面的打假施壓正在加大。
{page_break}
12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外宣告,將加大對阿里旗下消費購物網站的關注力度,并警告阿里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來制止網站出售盜版和假冒偽劣商品。
盡管USTR此次并未將阿里之列入“黑名單”,但USTR已明確提出,阿里應“強化管理,以期減少旗下平臺銷售假貨的現象”,“有品牌商仍舊報告稱,在阿里平臺尤其是淘寶,有大量假貨產品銷售”。同時,USTR還指出,阿里應加速制定新方案來遏制假貨兜售現象,而現有的措施則被投資人指責“太過遲緩、實用性差、缺乏透明度”。
據了解,USTR曾于 2012年將淘寶從“301個特別惡名市場”的黑名單中撤出,以表揚其對控制假貨的努力,而就在今年10月,美國服裝鞋類協會(AAFA)強烈抗議,上書 美國政府要求再次將淘寶列入“惡意市場”名單,原因就是淘寶網上假貨依舊泛濫。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阿里與工商總局的那場“撕逼”,正是因為假貨問題。
今年4月,阿里移除了大量問題商品鏈接,推出“誠信機制項目”,為該項目配備一位專職代表,處理品牌的投訴。對于在天貓和淘寶平臺上假貨問題最多的全球品牌,投訴審核時間從此前的5—7個工作日,縮短至1—3個工作日。
5月,阿里啟動“中國制造”計劃應對打假,該計劃將拓展至家用電器、玩具、包包和其他產業,期冀通過扶植本土品牌,小廠家會放棄造假,開始從事合法經營。
與此同時,阿里宣布“滿天星計劃”正式發布,指通過二維碼形式為每個商品設置的唯一身份碼,通過手機淘寶掃碼即可對商品進行防偽溯源。
6月,阿里與浙江省工商局簽署《聯合打假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案件協查、數據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聯合打擊網絡售假等行為。同時,省工商局還出臺《關于發揮工商職能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健康快速發展的意見》,包括實施網絡品牌創建、健全網絡消費維權預警等五大方面20條措施。
正如上述情況,阿里一系列的打假動作高調而又緊湊,但實際效果如何?我們暫時就不下定義了,此次引入打假“外援”后又會出何新招?我們搬“小板凳”坐等著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