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萎靡不振的經濟正在努力中
歐洲央行官員們正在努力提升歐元區萎靡不振的經濟,并計劃進行1.1萬億歐元的貨幣寬松計劃,而在此過程中,中國央行拋售德國債券的做法,似乎是幫了大忙,令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措施避免了“無債可買”的尷尬境地。
中國的央行儲備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簡稱外管局)在歐洲央行3月份開始購買德國政府債券后,一直在出售一些德國政府債券。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人民幣貶值引發資本外流,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14年6月的4萬億下降到現在的3.5萬億美元。今年8月11日中國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人民幣貶值。
減少持有外資政府債券,也可以幫助穩定貨幣匯率,避免本幣進一步貶值,今年以來大量外國貨幣計價資產的出售,正在抵消在人民幣問題上的任何壓力。
瑞銀中國經濟學家汪韜(Tao Wang)估計,中國持有1.4萬億的美國國庫券,以及8000億美元的其他政府債券,主要是歐洲、英國和日本。其余大多是機構和企業債務,再加上一些美國股票。
歐洲央行通過銀行債券交易柜臺想促進投資者購買債券,但這種行動不總是安全的。
但銷售德國國債使歐洲在處理貨幣方面調整更容易。作為量化寬松計劃的一部分,交易商們每月都在購買600億歐元的債券,主要是政府債券,但這是個很難處理的計劃。
圍繞著1.1萬億歐元的方案,市場長時間擔憂德國央行(Bundesbank)是否能找到募集到足夠的可供以公道價格買入的德國債券。
作為量化寬松政策的一部分,德意志聯邦銀行必須每月購買約100億歐元的債券。考慮到德國發行的債券數較少,這可能是潛在很難實現的計劃,雖然歐洲央行官員極力抵消投資者的這一顧慮。
熟悉此事的人士透露,德意志聯邦銀行可能拋售債券使世界感到擔憂。
在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回報的壓力下,中國外管局已有意愿在低收益德國債券方面高價出售,從而獲取收益。
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家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部前主任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指出,中國銷售德國國債肯定會促進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行動,所以這是中國央行與歐洲央行的利益一致的一個實例。
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威脅歐元區經濟復蘇并迫使歐元區采取一整套更具侵略性的貨幣寬松政策,此時外管局銷售數以億計歐元的歐洲政府債務亦會有助于歐洲央行。
預計歐洲央行將在12月改革并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政策力度,以應對經濟放緩。新版計劃包括將其購債計劃延續到原定的2016年9月份的購買截止日之后,或者提高現在600億歐元的月度債券購買規模。
如果歐洲央行加大量化寬松政策,德國國債價格可能再次上升,而中國外管局的任何收益可能由于歐元的走軟而被抹掉。
過去12個月歐元兌美元下降13%。如果歐洲央行12月3日放松其貨幣政策,美聯儲在今年年底像主席耶倫預期的那樣加息,歐元兌美元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雖然一些歐元的創始人希望歐元最終將挑戰美元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儲備貨幣的霸權地位,但這現在還不是歐洲央行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在2014年8月宣布歐洲央行減持歐元,他暗示這是歐洲央行在實行貨幣寬松政策,比美聯儲實行寬松政策的時間還要長。
歐洲央行每月會更新債券購買量,但是不會對單一交易做出評論。現在還沒有看到債券出現稀缺難以購買到的情況,而德意志聯邦銀行拒絕對此進行評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