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投資者要緊盯政府“臉色”
針對近半年的牛市行情,普遍觀點認為這一牛市行情是建立在高杠桿的環境之下。與此同時,隨著滬港通的順利“通車”,也直接成為了本輪行情的導火索。
不可否認,兩融業務規模的迅猛增長確實為市場創造了更多的積極性影響。
從數據分析,2014年7月份,A股市場的兩融業務規模約為4500億元。到了11月份,A股市場的兩融規模直接攀升至7000億元的水平。然而,時隔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目前A股市場的兩融業務規模已然暴增至1.12萬億的水平。僅僅經歷了半年的時間,A股市場的兩融業務規模增幅卻超過了1倍!
然而,在兩融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各類資金也借助不同的渠道潛入至A股市場,直接加快了股市的上漲速度。
其中,以傘形信托為例,近半年來,各類資金借助新型融資渠道傘形信托實現間接入市,并大幅提升了整體的杠桿率水平。期間,該存量規模已經出現了規模式的增長。截至目前,傘形信托市場的存量規模已經超過了1500億元的水平。
除此以外,自去年年底以來,不少P2P平臺開始逐步試水股票配資業務,普遍享受超低的準入門檻及超短的審核周期,同時還為投資者帶來遠高于券商兩融的高杠桿率。至此,P2P股票配資業務的持續火熱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當下股市的瘋狂姿態。
事實上,本輪行情迅速崛起的根源,就在于政府態度的轉變,由此為股市奠定了上漲的根基。此時,各類創新型工具也借助這一契機充分發揮出其特有的優勢,從而成為了股市上漲的催化劑。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于中國股市而言,政府的態度將直接決定股市行情的生死。實際上,在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政府對股市的態度已經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今年1月16日,證監會對45家證券公司的融資類業務的現場檢查結束。其中,證監會通報了12家券商的兩融業務違規,并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及國泰君安采取了暫停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的處理。與此同時,證監會也意外上調了兩融資產的門檻,并恢復至起初50萬元的水平。至此,兩融業務增速直接受到沖擊,而19日股市也出現了罕見性的暴跌行情。
今年1月27日,有消息傳出,銀行收緊了傘形信托,并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后來,該傳言也被最終證實。
其中,以光大銀行為例,非A級客戶配資,原來可做到1:3,現在降低為1:2.5。此外,證券業協會也下發通知,要求會員上報各機構內政協委員的名單。
從上述舉措來看,雖然對市場并未造成沉重的打擊,但是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政府對股市“去杠桿化”的強烈要求。
那么,政府對股市的態度發生轉變,又是否預示著A股即將面臨重大性的拐點呢?
其實,政府接連對股市采取“去杠桿化”的舉措,一方面是體現出政府對當下“瘋牛行情”的警告,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股市在未來能夠得到健康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臨近3400重要關口之際,人民幣卻出現了加速貶值的走勢。近日,人民幣對美元還逼近跌停位置,并首次打破了2%的目標波動幅度限制,由此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不過,對于當下的行情,筆者郭施亮認為,必須綜合考慮中國股市的政策市特色。換言之,當市場處于一個相對敏感的區域時,往往要經歷傳謠、辟謠,再傳謠、再辟謠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配合著大資金大機構的高位洗盤或者是高位派發。但是,因前期資金的介入程度很深,即使政府對股市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但是此時的股市也不會輕易發生明確的方向性轉折,而更多的卻是折磨投資者的行情。
此外,鑒于本輪牛市行情,歸根到底還是政府有意修復股市的投資與融資功能,為以后注冊制的全面鋪開而鋪路。
截至今年1月22日,證監會已經受理首發企業644家,其中,已經過會的有41家,未過會的有603家。
進入2015年,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速度也開始呈現出加速的態勢,估計今年全年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節奏也將明顯提速。
顯然,在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得以迅速修復之際,再順勢推出注冊制,將有利于注冊制的順利推行。此時,政府提振股市的目的也將會順利完成。
不過,在注冊制得以鋪開之際,也或將不可避免地對A股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而垃圾虧損股票也恐將遭到市場的瘋狂拋售。
綜上所述,中國股民要想在股市中盈利,還得要緊盯政府的“臉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