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不悲觀也不樂觀
展望2015年,需先回顧2014年。為什么去年下半年如火如荼的行情能起來?其實很簡單,有三個原因,內因是藍籌股低估,外因是降息降準,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第三個原因是前兩個原因合力導致的結果,是民間資本的重新配置,從券商、基金的開戶數來看,每個賬戶平均資金量,過去幾個月增量資金均來自高凈值客戶。
從散戶角度,股票型基金增長不明顯,稍微有點滯后;從機構來看,機構的增倉不是特別明顯,包括基金公司、保險和一般法人。所以從投資者結構來講,過去三到六個月增量資金一部分來自加杠桿,而本金來自高凈值客戶。
2015年先看經濟的基調,整個經濟我認為是不溫不火,不像有些觀點認為的那么樂觀,也不悲觀,目前流動性放出來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增長當作首要目標,我相信中央政府的資源要在經濟現在增速上托底還是綽綽有余。
但也不是太樂觀,這要看三駕馬車。首先看出口,2015年的出口不特別好,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大宗商品的價格,油價、鐵礦石價格跌得很厲害,中國出口有一半到第三世界國家,但第三世界國家對能源價格依賴很強,石油賣不掉,對中國進口就會下降,第二個原因是美國國內消費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趨勢原來都是同步,但過去兩三年出現了分化,體現出中國經濟低端出口的競爭力在下降,另外,美國國內能源結構的改變,高端行業在本土,IT創新和服務業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不明顯。
從消費來看,在廣大的中西部表現會不錯,但客觀來看,比如安徽省的零售,安徽省的投資領先零售一年,之間的粘合度很好,在很多中西部省份,經濟有八成靠投資拉動,投資不行,過一年消費就體現出來。其實消費是車,不是馬,自己拉動不容易。
最復雜的是投資,過去二三十年的主動推力,其中是靠產能擴張和承接國際產能轉移的過程。但今后工業投資增長很難,因為勞動力、環保、土地成本上來、貨幣升值等成本因素,決定不可能靠產能轉移和產能擴張來推動投資,所以工業投資不會太強。而地產過去是主推動力。
大家都說中國地產有泡沫,其實泡沫是分成兩部分,在三四線供應過大,而一線和部分二線是價格偏高,其實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北上廣深是供不應求。地產不是傳統泡沫,不是供應量大價格高的情況。所以中國的地產泡沫在結構分化的情況崩盤的概率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看地產公司的銷售,一二線城市占比較大,所以對地產影響不大,不過從鋼筋、水泥上游產業鏈來講,是三四線城市決定供應量,但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在那里,人口在流失,需求不在那里,這一次降息降準能有多大的直接的拉動力度,還有待觀察。從整個國民經濟來講,對利率不敏感,只有房地產對利率敏感,所以降息降準是否刺激經濟,關鍵需求端看地產的新開工量,三四線城市是否會有反應,我認為初期反應不會太明顯,但多次降息降準會有效果。
還有人說,藍籌股股價漲了80%,但基本面沒改善。其實這很正常,我寫過“三種杠桿四種周期”,第一波行情起來一定是金融股,和杠桿沒關系,基本大行情的第一步沒有基本面的支持,純粹是估值修復的過程,第二波能不能轉移到運營杠桿和經濟起來,關鍵是看地產、基建投資對利率的敏感性,今后三到五年的大主題是地方政府的融資轉為中央政府的融資,或是地方政府融資中央政府來擔保,之前8%的利率融資降到3%。
總體而言,從投資來看,工業投資不行,地產投資初期不一定,房地產銷售是開工的領先指標,如果持續,大家會更樂觀,看庫存的去化。第三看基建投資,基建投資是托底,但不樂觀,主要看資金來源,資金到賬需要時間,所以瓶頸不是項目,是資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