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O2O的“一步之遙” 從滴滴與美團7億美金融資說起
融資多少決定了自己在戰場上的位置,這個戰場里是BAT的布局,百度收購了糯米、阿里入資了美團,騰訊入股大眾點評,除此之外還有獲得點評8000萬美金投資的餓了么,這千絲萬縷的關系都是因為O2O市場的足夠吸引力。
騰訊做了人與人的事情,百度做了人與信息的事情,阿里做了人與商品的事情,然而人與服務這事兒現在卻成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中最多人關注的領域,這些年深耕服務市場的58同城、趕集網也分別推出了移動O2O的業務。
有人說2014年是O2O元年,這個元年是不是晚了點,O2O這事兒早就有了,只是2014年O2O創業的多了,一個河貍家激活了美甲業,還有做保潔的、洗車的、保養的、外賣的、賣菜的、送鴨子的等等,總之你能想象的O2O業務都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前兩天聽廣播里說有一個O2O女團組合,O2O這個詞用的太廣泛了,不僅娛樂組合都玩O2O,2014年汪峰的演唱會也是搞了O2O模式。
但是O2O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藥,也不用過分追捧,叮咚小區的失敗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社區O2O,飯統網、愛日租、千品網等等,曾經都風光一時,但是敗走麥城也是各有緣由。
融資能力是最重要的,資金鏈斷裂是幾家生意走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融資這個事情不是簡單幾句投資人就會掏腰包的,核心就是你的商業模式有想象空間,這才可以吸引資金大舉進入。
一個商業領域三強足矣,后者就很難受到資本的親睞,那一些創業者就沒有機會了嗎?賺錢的機會是有的,不過在O2O的市場里,要想賺快錢這是比較難的,就拿外賣這件事情,你做了一個外賣品牌,送餐是自己做還是到餐館接單,這兩者略有不同,但是快遞成本是固化,慢慢你發現自己創業做外賣如果和美團、餓了么這樣有投資的大鱷競爭就是以卵擊石,慢慢就力不從心了。
那么到底O2O還能不能創業呢?
回答是肯定的。
盡管人家這輪融了7億美金,但是都有所擅長的領域,把自己的資源放大,做細分市場,切入O2O要從本地服務做起,單點做好樣板迅速復制,資本是會親睞可迅速擴張的項目,機會是有很多的。
有錢又任性的美團、滴滴在大搞補貼,搞的小伙伴們每天出門都樂呵呵的,打車給紅包,吃飯能省錢……有錢!任性!
如今O2O讓人與服務更近了,似乎很多模式都在解決這之間的“一步之遙”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最便捷:便捷的問題是我們在各種體驗中的比較,是不是你提供的服務體驗要超越對手,為何滴滴可以融資7億呢?它在打車軟件上就是比傳統的叫車電話方便。但是在同樣的打車軟件中你的便捷如何脫穎而出,讓用戶就選擇你,這就是細節中你和對手的“一步之遙”;
第二,可信任:最近觀察一些O2O品牌,很多都打出了“靠譜”二字,這也意味著平臺希望向用戶傳遞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唯有信任用戶才會選擇你的平臺去交流、交易,就如同我們社區的大媽們也習慣了使用社區O2O賣菜一樣,從菜市場轉變到O2O平臺,因為嘗試帶來可信任,這就有了口碑效應。
第三,高頻次:O2O業務能不能做好就看你選擇的方向是不是用戶高頻次使用的,比如你要做微物業,把交物業費放在平臺上,有再多物業公司資源、交易流程再便捷、品牌再值得信任,其實平臺價值也不夠大,誰能沒事天天交物業費呢?打車這個事情,一個人一天多次都有可能,吃飯也如此等等。
第四,易傳播:要把自身的營銷做到可以通過一次交易后自動觸發傳播,就比如滴滴打車之后的紅包一樣,或許你會說這是因為滴滴有個騰訊在支持,確實是有必要聯系,但是消費后觸發用戶分享,或者帶入新的營銷活動中也是需要O2O平臺考慮的,O2O的消費是場景化的,這里面就有天然的營銷元素。
不多啰嗦了,人家7億美金引發的一點思考多少會對O2O創業者有點幫助,O2O是個大夢想,許多人在這個圈中獲益,從業者因此收入增加了,顛覆著傳統業務,但是這一步不遙遠,只要大家肯跨出就可以體會O2O,那些身在O2O中的人們,動力已經十足了,但是與融資實力很強的大神交戰時,這一步之遙是需要加把勁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