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創近10個月新高
12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期價與中間價繼續呈現背離走勢,中間價刷新近10個月新高的同時,即期價則創下4個半月以來的收盤新低。市場人士表示,年末季節性因素疊加近期油盤購匯需求增多,使得短期內人民幣市場價仍有走軟動能;但中間價保持穩中偏強,則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并對人民幣貶值幅度形成制約。
據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152,較12日上調32基點,再創今年2月21日以來的新高。上周五國際外匯市場上,盡管美國公布的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異常強勁并提振美元回升,但由于市場有傳聞稱日本央行拒絕提供進一步刺激,加之美元多頭獲利回吐顯現,美元指數全天下跌0.15%至88.33。
境內即期外匯市場上,自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人民幣即期匯率表現總體偏弱。12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小幅高開后呈現震蕩走勢,尾市收于6.1912,為7月28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降息以來,該即期匯價以收盤價計算累計下跌663基點或1.07%。
15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上,一年期美元/人民幣最新交投于6.3065,反映投資者預期一年后人民幣中間價將貶值3%左右,較前兩個交易日有所縮小,但較降息前仍顯著擴大。
市場人士表示,之前持續數年的人民幣單邊升值,使得機構年初做空美元、年末購匯平倉成為慣例操作,因此通常年末購匯需求都會季節性偏多;近期國際市場石油價格連續下跌、美國原油期貨跌破60美元大關,也刺激了國內進口石油企業的購匯需求;此外,11月下旬我國降息以來,中美貨幣政策差異也導致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抬升。綜合而言,上述因素短期內可能繼續對人民幣即期匯價形成壓制。另一方面,結合中間價仍穩中偏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貿易順差高企,以及美元指數短期技術回調壓力增大等因素來看,人民幣出現趨勢性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