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宛男:關于注冊制的三大猜想
自本周三國務院常委會議明確提出要“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以來,注冊制就成了市場熱點。有媒體甚至以“注冊制如箭在弦”作題,預言“對于600余家仍在北京金融街富凱大廈門口苦苦排隊等候的擬IPO企業而言,上市的曙光似乎已越來越近。”若600余家果真一起迎來“上市曙光”,二級市場豈不壓塌?
猜想一:注冊制是否如箭在弦?
本周三國務院常委會議就融資難、融資貴作出十條決定,其中第六條全文為:“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這段話實際分三層意思:①、未上市公司股票發行(IPO)和上市,前提是修改證券法。一般分析,注冊制真正實施,最快也得在2015年。②、已上市公司再融資。目前的再融資,從企業申報,到證監會批復,少則半年,長則一年以上。如今提出“快速機制”,這一點倒是能很快成行。③、股權眾籌,那是更小額的融資方式,并不在滬深股市進行,與IPO注冊制無關。
猜想二:注冊制是否不審?
前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問:IPO不審行不行?如今,注冊制來了,有人說,“郭問”終于有了答案。在筆者看來,注冊制還是要審的,關鍵是審什么。就拿阿里巴巴來說,從今年3月16日宣布啟動赴美上市事宜,5月提出申請材料。由于美國證監會SEC的質詢,數次延遲IPO,僅招股說明書就改了三次。從改動中可以看到美國證監會質詢(審)的要點,如盈利模式,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事件,合伙人詳細名單及具體選拔標準,等等。就連內地企業(包括已上市A股的企業)赴香港上市,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也決不是不聞不問,輕易注冊了事的。我想這是金融屬性使然,一筆幾百萬甚至幾十萬的貸款,銀行都要反復審核,更何況是公眾公司,向千萬人募集資金!這里的“審”,不僅是交易所和證監會,還包括保薦承銷機構、會計師、審計師、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前置審核,相信實行注冊制后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將更嚴厲。
猜想三:注冊制前后要不要新老劃斷?
鑒于現在有600多家擬上市企業在那兒排隊,而按照今年的速度,2015年前肯定上不完。有人提出新老劃斷,即已經排隊的仍實行審核制,新來的再施行注冊制。法律是嚴肅的,既然規定注冊制從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怎么可能今天發行的股票是審核制出來的,明天發行的又是注冊制出來的,那不亂套了嗎?以筆者的觀察,目前雖然排隊600多家,可上會的并不多。以今年5月新一屆發審委成立后為例,最多的9月上會20家(4家未通過),最少的6月才上會9家(1家未通過),基本上上個月過會這個月就能發行消化掉。而不像前兩年,發審委天天開會,一個月上會三四十家。這實際上意味著,已過會的(除非另有“會后事項“)照目前的審核制做,未過會的(哪怕你排了兩三年隊),就等新的法律法規吧。
要言之,注冊制確是新股發行的重大改革。但注冊制一來,新股發行就會一擁而上,或者為了讓600多家排隊者盡快趕在注冊制前匆忙發完,就人為提速,那是對市場,對億萬投資者的極不負責,相信管理層也不會讓此種情形發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